9月17日恰逢全國科普日期間,由民盟江蘇省委科普工作委員會聯合多單位主辦的特別科普活動“鳳棲古館鳴金陵”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殷宗軍研究員作為講座嘉賓出席活動,帶來的特別講座《從地球到火星——漫談生命演化史》吸引了200多名觀眾來到現場觀看。
此次活動由《發現·中國——古生物大講堂》上線南京電視臺《成長探索》啟動儀式、“科學咖啡讀書角”揭幕儀式、達爾文大講堂第27期和地質科普游四個部分組成,青鳥新知公眾號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館B站對活動進行了全場直播。
《發現·中國——古生物大講堂》是由鳳凰科技出版社和南古所共同合作拍攝的科普類視頻,本次上線南京電視臺,也是一次新媒體科普和傳統媒體的全新合作,南古所紀委書記張建成、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江蘇省地質學會秘書長詹庚申和江蘇省古生物學會秘書長吳榮昌分別致辭,隨后南京廣電集團融媒體主任張鵬和鳳凰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王崠分別介紹了本次合作的具體方式和上線時間,各單位領導共同見證了本次新合作的正式上線。
隨后鳳凰科技出版社科教分社社長吳楊介紹了在博物館即將對外的咖啡讀書角,也希望更多的人在喝咖啡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讀科普的快樂。
本次活動的重磅環節是由民盟科普委主任殷宗軍研究員帶來的第27期達爾文大講堂《從地球到火星——漫談生命演化史》,殷主任另辟蹊徑,從太空和火星探索的角度,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進行了古生物知識的科普,這種新穎的角度和方式使得一些對天文和古生物都很感興趣的小朋友聽得如癡如醉,而現場座無虛席甚至要坐在走廊上的盛況也是對殷主任高質量講座的最好體現,線上直播活動也吸引了數千人同時在線觀看,最大程度的進行了科學普及。
下午的科普深度游活動在南京地質博物館和物鐘奇園分別進行。
南京地質博物館副館長陳彥瑾為30多名小朋友帶來令人映像深刻的講解,將地質時期的各大事件濃縮總結,帶著各位小朋友來了一次三十多億年的地質旅游!
另外一場則是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聯合物鐘奇園主辦的第三期公益深度科普活動“探秘靈獸玄武。活動以靈獸“玄武”作為探秘主題,帶領學員們了解陸龜的演變過程,并通過實踐學習和操作,熟悉龜類的生活環境、習性和繁殖。
本次特別活動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全國科普系列活動之一,南古館將繼續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讓小朋友們親近自然,感受生命!民盟教師節特別活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
2023 9月10日
9月10日教師節,由民盟江蘇省委婦女工作委員會和科普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特別科普活動在博物館報告廳舉行。民盟江蘇省委秘書長占飛富等嘉賓出席此次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200多名觀眾前來現場,活動由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殷宗軍主持。
此次活動邀請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蔡晨陽以及四川大學教授王福順分別作了題為《親代撫育:恐龍時代的昆蟲是如何照顧后代的?》《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科普講座。
蔡晨陽從上億年前琥珀中的昆蟲到如今昆蟲的育幼行為來闡述其演化的歷程,表述了在昆蟲界當好一個“合格父母”的艱辛;其講座內容既新奇又充滿了幽默,帶來的互動禮品緬甸琥珀更是引得全場觀眾積極參與。王福順關于情商和智商的講座也精彩異常,不僅在座的父母們認真聽講互動不斷,小朋友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來源: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