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賈靜雯的一則分享讓人心頭一緊

她的父親、母親及弟媳3位至親

都先后患癌

其父早年因淋巴瘤去世,年僅44歲

▲ 賈靜雯劇照

消息刷屏的同時

很多人心里也打起了小鼓:

“淋巴瘤?聽起來有點耳熟又有點遠……”

這就不得不說到

這位極其擅長“變裝”的“偽裝大師”了——

淋巴瘤因其癥狀隱匿、易被忽視

被稱為**“最會偽裝的癌癥”**

不過別擔心!

元元醫生這就帶大家揭開它的“馬甲”

一個動作“拿捏”它!

·Part 01**啥是淋巴瘤?**最常見的血液癌癥!

淋巴(拉丁語:Lympha,“水”)也稱淋巴液,是由組織液滲入毛細淋巴管后形成。

淋巴是組織液回流的輔助渠道,參與維持機體的組織液平衡。淋巴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當淋巴流經淋巴結的時候,液體中的異物會被清除。淋巴存在于人體的各個部位,對于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淋巴瘤,是一組起源于淋巴結或結外淋巴組織和器官,與人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是全世界最常見的一種血液癌癥。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結和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

淋巴瘤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它可以侵犯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是淋巴結、扁桃體、脾臟等。

·Part 02**淋巴瘤都怎么“藏”?**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淋巴瘤之所以被稱為“最善偽裝”的腫瘤,是因為其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淋巴結腫大、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這些癥狀往往讓人誤以為是感冒、疲勞或是其他疾病所致,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出現以下癥狀,警惕淋巴瘤:

1淋巴結腫大:

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比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淺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也可以發生在縱隔、腹腔、盆腔的淋巴結腫大。

2局部壓迫癥狀:

當淋巴結腫大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壓迫鄰近器官或組織,引起相應的壓迫癥狀,如聲音嘶啞、胸悶氣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3結外病變:

淋巴瘤還可侵犯人體的任何一個臟器,如中樞神經系統、乳腺、肝臟、胃腸道、骨骼、睪丸和皮膚等結外器官,引起相應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表現癥狀也不一樣。

4全身癥狀:

淋巴瘤患者常伴有發熱、盜汗、消瘦、皮膚瘙癢等全身癥狀。如果患者有這些全身癥狀,我們稱為B癥狀。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就考慮患者合并B癥狀:

(1)不明原因發熱>38℃,連續3天以上,排除感染的原因;

(2)夜間盜汗(可浸透衣物);

(3)體重于診斷前半年內下降>10%。

·Part 03哪些是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01/

有感染及慢性炎癥者,如幽門螺旋桿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感染,可持續刺激機體發生免疫反應。

02/

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如HIV感染、橋本甲狀腺炎、類風濕關節炎等。

03/

有化學藥物接觸史或放射線照射史者。

·Part 04**一個動作快速自查,**輕松“拿捏”淋巴瘤

自查方式:如果發現頸部等位置出現腫塊,可通過自查來初步識別。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在體表觸摸淺表淋巴結,包括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

如果摸到質地不軟不硬,相對較韌的淋巴結,而且不痛不癢,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排查診斷。

·Part 05六招有效預防淋巴瘤!

1. 健康生活,保持樂觀心態。

2. 加強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3. 積極預防感染,控制慢性炎癥。

4. 遠離化學致癌物,減少放射性輻射。

5. 合理飲食,注意食物多樣化。

6. 淋巴瘤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體檢1次,一般人群每2到3年至少體檢1次。

來源: 四川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