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蘇教名家”培養工程南京大學研修班的全體學員參觀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該所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景區南側,其中主場館古生物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博物館以大量古生物化石展示了部分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生物,其中以“澄江動物群”和“中華龍鳥”在內的“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最為珍貴,堪稱國寶級的化石精品。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是一個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更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此次博物館為學員們開放了古生物博物館、李四光先生辦公舊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展、南京古生物所實驗技術中心三個展覽場館,古生物博物館以“演變中的地球,進化中的生命”為主線,講述地球和生命演化歷史。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科教部主管王冠群、中科院古生物所綜合處副處長王丹、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部主管賀一鳴、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科教助理潘浩晨為學員們帶來精彩細致的講解,讓大家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如果將地球這46億年的生命濃縮成只有24小時的一天,人類的出現和進化過程只占這一天中的兩分鐘。

南京古生物所綜合處處長陳孝政為學員們進行李四光先生辦公舊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展的講解,李四光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首任所長。南京古生物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核心場所就是位于南京古生物所李四光樓的**“李四光先生辦公舊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館”**,外圍場所還包括李四光舊居、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等。通過歷史資料、實物場景、視頻互動等面向全社會展示李四光精神。值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習近平在回信中說,得知你們以李四光、程開甲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在海外學成后回國投身科教事業,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取得豐碩成果。我們將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堅持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堅持立德樹人、在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南京古生物所實驗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方艷、南京古生物所實驗技術中心工程師吳素萍為學員們介紹了南京古生物所實驗技術中心,帶領學員們參觀了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掃描電鏡實驗室和Micro CT實驗室等,了解前沿技術在古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此次參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大家觸摸到了地球演變厚重而又精彩的歷史。參觀結束之后,“蘇教名家”培養對象們也分享了各自在活動中的感悟。

來自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殷利老師在分享自己的參觀感想時提到,通過本次參觀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演變中的地球,進化中的生命”這句話的內涵。學習分為博物館參觀、研究所參觀、3D生物科教觀看三個環節,在這堂跨越46億年的生命教育課中,體驗著38億年生命之河的流淌,它穿越險灘絕壁,蜿蜓曲折,奔流至今,感受到生命像交響曲,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在時空交錯中親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前赴后繼,創造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進化事件,留下了無數精彩絕倫的生命傳奇。以李四光為代表的南古人“愛國奉獻、學用兼優、嚴謹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帶領學生勇攀高峰。

來自江蘇省宿城中等專業學校蔡效猛老師則表示,在一堂跨越46億年的生命教育課中,大家領悟到了南古“愛國奉獻、學用兼優、嚴謹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認識到了物種六次大滅絕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進一步厘清了生命起源多種假說。在南古研究所學習過程中,為南京古生物所70年的輝煌歷程感到驕傲,為幾代南古人用實干鑄就南古精神的延續感到激動,南古人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勇攀高峰,我們學習者會用南古精神武裝頭腦,向學生宣傳科學家精神。

揚州旅游商貿職業學校副校長濮德鎖表示: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參觀學習讓我感受到了**“滄海一粟”“轉瞬即逝”**。在46億年的地球歷史中,生命之河流淌了3.8億年。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前赴后繼,創造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進化事件,留下了無數精彩絕倫的生命傳奇。作為世界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這里以化石為本,藏品豐富,近千件國寶級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標本讓人嘆為觀止。走進李四光先生辦公舊址,聽李四光的故事,悟務實、求真、嚴謹、創新的作風,習求真務實、爭創世界一流的精神**。**當我們看到李四光為了找石油、為國建立卓越功勛的畫面,我們深深感悟了愛國奉獻、學用兼優,嚴謹創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

本次參觀活動中,“蘇教名家”培養對象們既領略了數億年前豐富多彩的古生物標本,又參觀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辦公舊址,還走進了古生物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此次參觀學習集科學普及、趣味體驗與素質教育于一身,旨在讓學員們在專業講解中開拓視野,在沉浸式體驗以李四光為代表的中國科研人的工作環境中感受科研氛圍,學習和傳承科研精神。相信本次參觀過后,“蘇教名家”培養對象們能夠結合近日的講座內容,深學細悟,將“崇尚科學”與“追求創新”的精神融入到教育實踐當中,為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筑牢基石。

來源: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