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烈日炎炎,當別人捧著冰可樂、冰淇淋大快朵頤時,你卻因一杯冰飲下肚就“腹痛腹瀉、頻繁跑廁所”而望而卻步。
為何同樣喝冷飲,有人毫無反應,有人卻如此敏感?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許倩主治醫師為您科普。
冷飲如何讓腸道“崩潰”?
1.胃腸道應激反應
人體胃腸道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適宜在37℃左右的溫度下運行。當一杯5℃以下的冷飲突然進入體內,胃腸道血管會因“熱脹冷縮”原理迅速收縮,減少消化液分泌,減緩腸道蠕動速度。這種應激反應如同給高速運轉的發動機澆冷水,會使食物滯留腸道、無法充分消化,最終以腹瀉形式排出。
2.腸道菌群失衡
腸道內居住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這些菌群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共同參與食物消化和免疫調節。低溫會抑制有益菌的活性,甚至導致部分菌群死亡,而某些有害菌卻可能趁機大量繁殖。
當菌群失衡時,腸道的正常功能被破壞,引發腹瀉。例如,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在低溫環境下活性降低,而大腸桿菌等有害菌則可能不受影響,進而引發腸道問題。
3.個體體質差異
每個人的腸道敏感程度不同,這與遺傳、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①腸易激綜合征(IBS)人群:**腸道對溫度變化更為敏感;
②腸道黏膜受損人群:長期飲食不規律、偏好辛辣油膩食物的人,腸道黏膜可能已經受損,對冷飲的耐受性也會下降。
**③乳糖不耐受人群:**飲用含乳制品的冷飲時,由于缺乏分解乳糖的酶,乳糖在腸道內被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和有機酸,同樣會導致腹瀉。
如何科學應對冷飲后腹瀉?
1.逐步適應低溫
如果實在難以抗拒冷飲的誘惑,可以嘗試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常溫飲品開始,逐步過渡到微溫、微涼,讓腸道逐漸適應低溫刺激。也可以將冷飲在室溫下放置片刻,待溫度稍微升高后再飲用,減少對腸道的沖擊。
2.選擇合適的飲品
避免選擇含有大量糖分、添加劑和乳制品的冷飲。這些成分不僅會增加腸道消化負擔,還可能刺激腸道。可以選擇自制鮮榨果汁、無糖酸梅湯等相對溫和的飲品,既能解暑,又能減少對腸道的刺激。
3.增強腸道抵抗力
①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提升腸道功能。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全麥面包、蔬菜等,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②堅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③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
4.中醫調養
①艾灸療法
穴位:神闕(肚臍中央)、天樞(臍旁開2寸,約3指寬)、足三里(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
操作:每周2次,每次每穴灸15-20分鐘,以皮膚潮紅微汗為度;
禁忌:皮膚潰瘍、急性炎癥或發熱者禁用。
②穴位按摩
中脘穴(臍中上4寸,約6指寬):用掌根順時針揉按5分鐘,緩解胃脹;
關元穴(臍下3寸):拇指按壓至酸脹感放射至小腹,每次3分鐘,培元固本;
提示:飯后1小時內不宜按摩。
③中藥調理
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個人體質選用合適的中藥方劑。比如脾胃虛寒者,可用理中湯加減;寒濕困脾者,可用胃苓湯化裁。這些中藥方劑能夠從整體上調理脾胃功能,增強機體對冷飲的耐受力。
如果腹瀉癥狀嚴重,出現脫水、發熱、腹痛劇烈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癥狀進行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專家提醒
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羅運花主任提醒:人體就像一個智能的“氣候監測站”,胃腸道的每一次反應都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夏日解暑并非只有冷飲這一種選擇。喝一杯溫熱的薄荷茶,既清涼又能提神醒腦,這種健康的解暑方式,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讓腸道“受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 許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