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 18:52 新疆

看過CCTV的紀錄片《大湖·青海》,俊美的青海湖及其周邊豐富多樣的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就深深地吸引著我。錯過了2023年的鳥賽,今年我終于來到青海湖,和一眾愛好野保、觀鳥、攝影的隊友們開啟了為期四天的追鳥之旅。

第一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到海拔在3100左右青海湖,明顯感到氣溫低了很多,道路兩旁的草場還保留著春天的模樣,草色嫩綠生機勃勃。

準備巣材的黃嘴朱頂雀

黃嘴朱頂雀正在忙著筑巢,它們的巢就藏在土坡的雜草下。同樣忙碌的還有赭紅尾鴝,它們或是三三兩兩,或是形單影只的出現在公路兩旁。

紅隼!今天的第一只猛禽加新成功。接著我們又加新了大鵟和高山兀鷲。

高山兀鷲

在小泊湖我終于看到了黑頸鶴。在新疆的遷徙季,你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灰鶴,在農田里休憩覓食。然而黑頸鶴只出現在新疆的巴州,無論是數量還是記錄都寥寥無幾。

黑頸鶴

與灰鶴相比,黑頸鶴體型稍大,它的頭部全黑,僅眼周略灰,頸部也是全黑;而灰鶴的黑色僅限于喉和前頸,眼后及后頸為灰白色,比較好辨認。

地山雀

一只地山雀正在覓食,地山雀雖是雀形目,個體卻比一般的山雀大很多,又比鴉科小一些。它們的喙也更像地鴉的喙向下彎曲。

剛到沙島我們就看到了兩只普氏原羚,正在悠閑地啃食著青草。

普氏原羚

這里明顯是百靈的主場,角百靈、細嘴短趾百靈、長嘴百靈和蒙古百靈活躍在草地上。其中,角百靈因其獨特的頭部花紋和頭頂有類似角的羽毛簇辨識度最高;蒙古百靈也有一定的辨識度,整體呈褐色,頂冠和肩部帶黃褐色調,具有明顯的白色眉紋,下彎的白色頸環和黑色斑塊也比較好辨認;至于細嘴短趾百靈、長嘴百靈我還是不能很好的去區別,只能看喙的大小和長短。

辨識度最高的角百靈

有明顯特征的蒙古百靈

細嘴短趾百靈

長嘴百靈

小云雀的數量也很多,在新疆看到的都是云雀,這兩個物種很像,我只能簡單的按地域來劃分了。

小云雀

棕背伯勞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視線和鏡頭里,往里走有很多小水泡,兩只中杓鷸正在閑庭信步。

棕背伯勞

中杓鷸

一片湖泊吸引了很多車隊的駐足 ,在福海沒遇見的角??不想會出現在這里,此外鳳頭??、黑頸??、白眼潛鴨、赤嘴潛鴨、斑頭雁、灰雁……也在水面上快樂地游弋。

福海未曾見到的角??

鳳頭??

赤嘴潛鴨♂

赤嘴潛鴨♀

赤麻鴨

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青海湖,一望無際的湖水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通透,宛如一塊璀璨的寶石鑲嵌在大地上,正所謂:碧水藍天云做伴,追鳥環湖樂中游。

令人心馳神往的青海湖

草叢里突然竄出的兩只斑翅山鶉攪擾了我的興致,小象聽到斑翅山鶉激動得不得了,沒想到新疆的菜鳥在這里刷了大伙的一波流量。上個賽季的目錄里并沒有斑翅山鶉,也算是加大新了。

斑翅山鶉

去往甘子河的旅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眼看湖面近在咫尺,可我們卻始終無法靠近。在鉆了兩處橋洞無果后,我們還是決定趕到剛察休整明天再戰。

25日觀測鳥種51種。個人加新黑頸鶴、地山雀、小云雀、蒙古百靈、長嘴百靈、細嘴百靈。

第二天

吃過早飯我們就匆忙上路,因為10.30要舉行青海湖鳥賽的啟動儀式。

一出門就聽到大杜鵑熟悉的叫聲,又在沙柳河濕地看到了普通秋沙鴨,普通雨燕,還有幾十只“紅嘴鷗”,后來夏老師翻看照片才發現全是棕頭鷗。

普通雨燕

普通秋沙鴨

被誤認為紅嘴鷗的棕頭鷗

有狹窄的紅色眼眶環的棕頭鷗

與紅嘴鷗相比,棕頭鷗體型更大一些,它虹膜淡黃色或灰白色,有狹窄的紅色眼眶環,翼尖有明顯的白色大塊斑點。就頭頂的棕色面積,棕頭鷗的還是要小一些。

細節決定鳥種,看來我在觀鳥認鳥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木棧道上的華西柳鶯

賣力吸引大家的長嘴百靈

到了仙女湖,從木棧道上瞭望青海湖,由于陰天灰色的湖面顯得既遼闊又寧謐。木棧道兩側的小云雀和角百靈異常活躍,不停地扇著翅膀鳴叫。它們的巢一定在周圍,所以它們才會如此引人注目。木棧道有一只極小的鳥蹦來蹦去的,原來是一只華西柳鶯。

意外收獲的北椋鳥

一只黑頸鶴正在優雅地覓食,它時不時抬起長長的脖頸環顧四周,鶴立“雞”群此時終于具像化了。臨走又發現一只北椋鳥停在出口處,這不是妥妥的送福利嗎?

青海湖環湖鳥賽啟動儀式

夏詠老師代表大家發言

充滿民族特色的舞蹈

精彩的歌舞表演

啟動儀式給了隊員們認識和交流的機會,儀式過后趁著去吃午餐的空隙,我和小象又加新了棕背黑頭鶇。

白腰雪雀

飯后我們終于如愿趕往甘子河。白腰雪雀!隨著小象老師的手指,我終于見到了這個可愛的小家伙。開始看到一兩只,再放眼望去才發現這片草坡上竟然有十多只白腰雪雀。它們如同上了發條一樣,不停地在草地上跑來跑去。

呆萌的原原鼠兔

相對于活潑好動的白腰雪雀,它的鄰居高原鼠兔則淡定了很多。高原鼠兔呆萌地趴在洞口,對于我們的突然到訪毫不在意,而是自顧自地發著呆,或是扭動著圓滾滾的小身體在草地上飛奔。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靈活的地躲進洞里。

微風拂過,淡紫色的馬蘭花在風中搖曳,不知是否因此才有了蘭花湖的雅稱。

后來才知道這里還有赤頸??,只是廣闊的湖面,沒有單筒的加持,真的很難有所發現。

26日觀測鳥種48種,個人加新華西柳鶯、北椋鳥、白腰雪雀。

第三天

日出青海湖

清晨的太陽自地平線緩緩升起,將天邊云霞染成了絢麗的錦緞。太陽越升越高金色的光芒蓬勃而出,為青海湖披上了一層薄紗,神秘與嫵媚交織如夢似幻。

伴著美麗的朝陽我們向著哈達灘出發。雖然知道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斑頭雁繁殖地,但是親眼目睹成千上萬只的斑頭雁出現在湖中心的小島上,還是讓人莫名的欣喜和震撼。

斑頭雁的天堂島

遛娃的斑頭雁

很多斑頭雁已經帶著成群的寶寶在湖面暢游了,而島上的斑頭雁更是數量驚人。它們密密匝匝地分布在島上,從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鳥蛋散落在各個角落。它們的叫聲此起彼伏,將一座平平無奇的小島變成了斑頭雁的天堂。

有鳥友說鳥島有荒漠林鶯,我們立刻出發。只是到了點位仔細搜尋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目標鳥種的身影。

滿嘴食物的棕背黑頭鶇

在小泊湖管理局的小院子里,一進去就聽到棕背黑頭鶇的叫聲,順著聲音,好不容易在密集的樹枝間找到了它的身影。一處灌叢上還站立著一只普通朱雀的雌鳥。

棕頸雪雀

林嶺雀

來到青海湖,雪雀是大家必追的鳥種之一,這次我們在蘭花湖拍到了白腰雪雀,在尕日拉濕地拍到了棕頸雪雀,也算是比較幸運了。路過黑馬河濕地和三塊石島,又去了江西溝不過鳥況都不好。觀鳥就是這樣,有期待,有欣喜,有失落,有遺憾才讓我們一次次地踏上征程。

天色漸晚涼意襲來,我們宿在了青海湖的二郎劍附近。這里的夜格外美麗,暮色低垂星空璀璨,仿佛一抬手就可以將銀河攬入懷中安眠。

27日觀測鳥種46種,個人加新棕頸雪雀。

第四天

一大早去找了黑喉雪雀沒找到,我們又重回小泊湖。今天的鳥況還不錯,加新了黑卷尾、普通翠鳥、池鷺和擬大朱雀。

擬大朱雀

有鳥友說在沙島看到了棉鳧,到了點位才發現距離真的很遠,只能借用其他隊的單筒,才勉強看到這只特征不是十分明顯的雌鳥,從而成功加新。

折返走了沒多遠,小象指著前方喊停。原來是一只白胸苦惡鳥正在過馬路,它佯裝鎮定而又慌里慌張地從我們眼前走過,又搖搖晃晃地上了山坡,只是發生在一瞬間,我們并沒有記錄到畫面。

漠白侯林鶯,可能是太興奮認錯了,我們上傳為白喉林鶯,結果痛失了一個鳥種。

花彩雀鶯♂

文須雀

我們在最初看到花彩雀鶯的地方守了一會兒,竟看到了一對花彩,它們應該是在這里筑巢了。

細心的小象和羅老師同時看到了一只文須雀,只見它從蘆葦的下方一點點地向上攀爬跳躍,一直跳到了蘆花上從開始一展歌喉。

我們正在欣賞文須雀時,小象突然大喊一聲黑水雞!這個菜鳥四天來還是第一次被發現,也為我們的觀鳥旅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28日觀測鳥種56種,個人加新棉鳧、白胸苦惡鳥。

令人激動的頒獎環節

四天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歸程的時間。在這四天里我們不但收獲了很多新鳥種,增長了寶貴的知識,還認識了全國各地志同道合的鳥友,也領略了青海湖獨特的美景,同時還圓了我環游青海湖的夢想。

感謝所有為青海湖觀鳥賽做出貢獻的單位和組織,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讓我們有緣再次相聚在青海湖賞景觀鳥。

文末福利第一波:青海湖鳥類

赭紅尾鴝

漁鷗

石雀

黃頭鹡鸰

環頸鸻

黑尾塍鷸

黃嘴朱頂雀

青藏沙鸻

華西柳鶯

普通鸕鶿

沙?幼鳥

青藏喜鵲

青藏沙鸻

普通燕鷗

金翅雀

黃嘴朱頂雀

紅嘴山鴉

紅隼

紅腳鷸

粉紅胸鷚

淡色崖沙燕

大鵟

灰雁

骨頂雞

紅喉姬鹟

北灰鹟

白眼潛鴨第二波福利:大美青海湖

來源: 閱享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