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7歲女生在海南三亞旅游時

不幸被蛇咬傷

輾轉兩家醫院后

搶救無效身亡

相關消息沖上微博熱搜

引發網友熱議

圖源:新浪微博

圖源:三亞市衛健委

泉州地區多山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

十分適合蛇類生長

據相關媒體報道

自5月1日以來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共接到

群眾遇蛇擾民類報警368起

泉州多地已有蛇出沒

泉州地區最常見毒蛇

竹葉青、烙鐵頭、眼鏡蛇

東湖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蛇是變溫動物,當氣溫達到18℃以上,蛇就會出來活動,很可能出現“誤闖”民宅的現象。

此外,冬眠的蛇陸續蘇醒出土活動,經過一個冬天的睡眠,蛇體內存積的能量消耗殆盡,開始饑餓覓食,并且帶有攻擊傾向,很可能出現傷人現象,每年四五月份為“蛇出沒”高峰期,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蛇類工作。

目前,泉州地區最常見的毒蛇是竹葉青、烙鐵頭、眼鏡蛇。其中,竹葉青白天晚上均會活動,生活于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于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柴堆、瓜棚。

夏季是蛇傷人高發期

若被咬傷應立即就醫

“夏季炎熱,蛇類進入活躍期,每年的5月至10月也是蛇攻擊人的多發期。”泉州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朱景法提醒,務農或野外郊游遇到蛇類時,謹記不要驚擾它,最好繞道而行。

“被蛇咬傷要及時就診,切忌用嘴吸吮毒液或自行醫治。”朱主任強調,抗蛇毒血清是治療蛇咬傷中毒唯一切實有效的抗蛇毒藥,被毒蛇咬傷后越早(黃金時間2~4小時)使用抗蛇毒血清,療效越好,恢復越快,預后越佳。即使是被無毒蛇咬傷,也必須進行常規消毒,并注射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

被蛇咬傷后第一時間應該如何急救?

如何快速查詢到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

外出游玩時又該如何預防呢?

一起來看看

▼▼▼

被蛇咬傷了怎么辦?

第一,脫離:立即遠離被蛇咬的地方。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驅趕。若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應立即將受傷者移送到岸邊或船上,以免發生淹溺。

第二,認蛇:盡量記住蛇頭、蛇體、斑紋、顏色等特征。有條件者,可拍攝留存致傷蛇的照片。切勿試圖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第三,解壓:去除受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鐲、腳鏈、手表、較緊的衣褲袖、鞋子等,以免后續肢體腫脹后難以取下。

第四,鎮定:盡量保持冷靜,避免慌張。蛇毒通過血液循環在體內擴散,精神緊張容易導致心跳加速,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加速毒素擴散。

第五,制動:盡量保持全身制動,可用樹枝或夾板固定傷肢。受傷部位要放在低于心臟水平的位置,以減少毒素的回流和吸收。

第六,包扎:繃帶加壓固定是唯一推薦用于神經毒類毒蛇(如銀環蛇)咬傷的急救方法,松緊程度以可插入手指為準。每隔15至20分鐘放松繃帶1至2分鐘,以免肢體因長時間缺血而壞死。

第七,呼叫120:盡快將傷者送去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

若無法撥打120,

又該如何快速找到“有血清的醫院”呢?

可以使用“賽倫100蛇傷防治”小程序!

↓↓↓

手機操作指引:

第一步,開啟手機定位;

第二步,微信搜索打開“賽倫100蛇傷防治”小程序;

第三步,系統將自動定位,點擊“附近醫院”欄目,即可按距離查看周邊的蛇傷救治醫院。

蛇傷救治醫院查詢小程序界面截圖

戶外出行,如何預防被蛇咬?

1.市民在往來田野、出入山林時,切不可掉以輕心,要警惕毒蛇出沒,盡量不要讓皮膚裸露在外,戴帽子,穿長衣長褲、高幫鞋子,把褲腳綁緊。

2.出行時,盡量結伴行動。如果有人被蛇咬傷,同伴能及時急救或呼救。

3.如果被蛇追趕,可以沿曲線逃跑,因為蛇是根據氣味追趕獵物的,人曲線跑的時候氣味也是曲線的,有助于減緩它的追逐速度。

4.如果必須穿過草叢或往來山野,可以拿一個小木棍,采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享受美好戶外時光的同時

請注意觀察四周安全

如遇危險 及時求助

轉發提醒!

來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