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你問手機里的語音助手問題,或看到機器人寫詩畫畫時,可曾想過:這些聰明的AI背后,藏著個驚人的秘密——它們是個超級“電老虎”!就說鼎鼎大名的GPT-4吧,它“上學”(訓練)一次,竟要吃掉2.4億度電,相當于3000輛特斯拉電動車跑到報廢的耗電總量。更夸張的是,全球AI用電量像坐上了火箭,預計到2025年底,將吞掉全球數據中心近一半的電力,首次超過比特幣挖礦!

圖源:AI生成的

為什么AI像個“餓電鬼”?

你可能覺得奇怪:AI不是一堆代碼嗎?怎么還會“餓”呢?其實,它每一次思考、回答,都依靠成千上萬塊芯片在拼命工作,而芯片運轉離不開電!

01、芯片“開關游戲”耗巨電

芯片里有數十億個比頭發絲細萬倍的“開關”(晶體管)。AI每動一下腦筋,這些開關就噼里啪啦開合幾十億次——開關一動,電流就過,電阻一發熱,電就變成了熱。

02、刪掉記憶也要交“電費”

更不可思議的是:AI連“忘記”都要耗電!1961年IBM公司的羅爾夫·蘭道爾(Rolf Landauer)發現:計算機每刪除1比特信息,就會釋放一丁點兒熱。雖然很小,但AI每天處理天文數字般的信息,電就這樣悄悄溜走了。

AI“吃電”的三大現場:

上學、做題、退燒!

01、上學階段(訓練)——狂做習題冊

就像你要讀書考試一樣,AI也要“學習”。它啃光整個圖書館般的文本,不斷調整腦中的“參數”。

GPT-3上一次學要用128萬度電,夠一個家庭用140年!

這階段就像建大腦,耗時數月、動用數萬塊GPU顯卡(每塊含540億個晶體管)。

02、做題階段(推理)——隨時幫你答問題

學成畢業的AI開始工作啦!比如你問ChatGPT:“恐龍為什么滅絕?”,它就要現場計算。

每回答你8個問題,就耗1度電(夠你手機充電50次)。

全球2億用戶每天讓ChatGPT“喝”掉50萬度電,一年電費近2億美元!

03、退燒階段(散熱)——時刻抱冰塊降溫

芯片一運行就“發高燒”,必須24小時吹冷氣或泡“冷水澡”(液冷散熱)。

微軟2022年用水量增加了34%,能灌滿2500個游泳池。

你每和AI簡單聊一次,它就“喝”掉一瓶礦泉水(500ml)!

圖源:AI生成的

電和水,AI的“生命雙胞胎”

你可能不知道:AI耗電的背后,還藏著一個“水魔王”!

發電要水:除了風光電,煤電、核電都要巨量水冷卻。

芯片制造要水:造一片手機芯片需5噸超純水,比你家一年用水還多。

散熱更要水:到2027年,全球AI或喝干66億立方米水,能灌滿450多個西湖!

所以AI既是“電老虎”,也是“水牛”,堪稱資源界的“大胃王”。

圖源:AI生成的

未來:

給AI“省飯錢”的奇思妙想

眼看AI越吃越多,科學家們急中生智:

“泡海水”降溫法:中國在海南海底建數據中心!冰涼海水免費降溫,每年省電1.2億度、省水10萬噸(100個艙規模)。

“人造太陽”供電法:微軟押注核聚變,和Helion公司簽約買電,想用恒星能量喂AI。

模型“瘦身”術:剪掉AI腦中無用參數(模型剪枝),就像給程序做“抽脂手術”!

AI再聰明,也離不開最樸實的電力和水資源。它的“胃口”提醒我們:技術越神奇,越要珍惜能源。當你下次和AI聊天時,請記得——你每點一次發送鍵,屏幕那頭都在上演一場電流與數據的狂歡舞會。

供稿單位:重慶市無線電科普體驗中心

審核專家:張啟義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