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問題無小事,腸炎與便秘作為最常見的腸道疾病,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群。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肛腸一科武明勝主任提醒:長期腸炎可能誘發腸道惡變,慢性便秘更是痔瘡、肛裂的“罪魁禍首”!科學防治,刻不容緩!

腸炎:別把“拉肚子”當小事

一. 常見類型及危害

1.急性腸炎:多由飲食不潔、生冷刺激引起,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可伴發燒、乏力。

2.慢性腸炎:多由飲食不當(辛辣、高脂飲食)、壓力過大或腸道菌群失衡引起,表現為長期腹痛、腹瀉等,可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3.潰瘍性結腸炎:與免疫異常、遺傳、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表現為反復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便意急迫但排便不暢),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癌變風險。

二. 中西醫結合特色治療

1.精準診斷:糞便檢測、腸鏡檢查明確病因。

2.中醫辨證

濕熱型:葛根芩連湯加減;

脾虛型:參苓白術散調理。

3.特色療法:

中藥保留灌腸(直達病灶);

穴位貼敷(神闕、足三里)。

便秘:隱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

一. 三大危害警示

1. 腸道危機:會使毒素在腸道內堆積,影響皮膚狀態,導致色斑、暗沉、痤瘡;

2.全身影響: 可引起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腸胃不適,增加痔瘡、肛裂風險,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3.致命風險:用力排便時腹壓驟增,血壓升高,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二. 分型治療更精準

1.慢傳輸型便秘:中藥潤腸通便+腸道動力藥,改善腸道蠕動功能;

2.出口梗阻型便秘:生物反饋治療+肛門功能鍛煉,糾正排便障礙;

3.混合型便秘: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

三. 中醫特色療法

1.臍灸療法:溫陽散寒,增強腸道動力,適合虛寒型便秘;

2.耳穴壓豆:刺激腸道反射區(如大腸穴、交感穴),調節腸蠕動。

四. 辨證食療:

熱秘(大便干硬):決明子茶清熱潤腸;

虛秘(排便無力):芝麻核桃粥補氣養血。

日常養護黃金法則

一. 飲食調理

(一)腸炎患者:

1.發作期,腸道敏感脆弱,宜選清淡流食,像米湯、稀藕粉,減輕腸道負擔。好轉后,可過渡到半流食,如軟面條、蒸蛋羹 。

2.日常飲食,要避免刺激性食物,辣椒、烈酒等會刺激腸道黏膜,加重炎癥;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膩食物難消化,易加重不適。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魚片,易引發腸道痙攣。高纖維的芹菜、韭菜,以及產氣的豆類、洋蔥等也應避免。應選擇溫和、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藥粥、南瓜粥。注重飲食衛生,守護腸道健康。

(二)便秘人群:

1.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蘭花)、水果(如蘋果、香蕉)、全谷物(如燕麥、糙米),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

2.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1500 - 2000毫升水,可分多次飲用,有助于軟化糞便。

3.適量食用富含油脂的食物,如堅果(杏仁、核桃),能潤滑腸道。同樣避免吃辛辣、油膩、精細加工的食物。

二. 生活習慣三大招

1、定時排便:晨起或餐后 1 小時嘗試排便,養成生物鐘;

2、腹部按摩:順時針繞臍按摩 100 圈,促進腸道蠕動;

3、拒絕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 5 分鐘,避免盆底肌松弛。

三. 情緒管理

腸道是“第二大腦”,焦慮抑郁會加重癥狀,應保持心情愉悅,可配合疏肝理氣中藥調理。

專家提醒

武明勝主任提醒:出現持續腹痛、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切勿自行濫用藥物!

腸道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肛腸一科采用 “中醫辨證 + 現代診療” 模式,為您提供個性化腸道健康方案。腸道健康,才能全身安康 —— 別讓小問題拖成大麻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肛腸一科 武明勝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