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識,你是否知道如何在救護車到來前抓住“黃金4分鐘”?在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心臟性猝死,80%發生在院外,但目前院外心肺復蘇(CPR)實施率不足1%,生存率更是低于1%。
2019年,中國醫學救援協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美國華裔心臟協會攜手合作,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心肺復蘇周”的倡議,將每年6月1日-6月7日定為活動周。
旨在通過科普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技能,讓更多人掌握這項在關鍵時刻能挽救生命的“硬核本領”。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龍華君主任醫師呼吁:每個人都應成為生命的守護者,因為當意外發生時,我們的一個動作,或許就能改寫結局。
黃金4分鐘:心臟驟停后的人體變化
心臟驟停不是瞬間死亡,而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1分鐘內立即實施CPR+AED,搶救成功率可達90%;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以7%~10%遞減;超過10分鐘,腦細胞將不可逆死亡。
心臟驟停后,3秒黑朦,5~10秒意識喪失,15~30秒全身抽搐,45秒瞳孔散大,60秒自主呼吸逐漸停止,4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6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10分鐘腦細胞出現不可逆轉損害,進入“腦死亡”,所以你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和死神搶時間。
救命三步法:從判斷到施救,普通人也能掌握
第一步:快速判斷,立即呼救
1、拍肩呼喊:輕拍患者雙肩,在雙耳邊大聲問“你怎么了?”,觀察是否有反應;
2、觀察呼吸:俯身看胸部有無起伏(計數“1001、1002...1010”),耳朵聽是否有呼吸聲,如果患者沒有意識和呼吸,立即大聲呼救,并指定人員撥打120;
3、派人取AED:AED在地鐵站、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常見,是救命“神器”。
第二步:用力按壓,胸外按壓是核心
1、定位要準確:將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另一只手疊放在這只手上,雙手手指交叉互扣,掌心翹起,避免接觸胸壁;
2、按壓姿勢要正確:雙臂伸直,與患者胸部呈垂直狀態,用上身的力量向下按壓;
3、按壓深度和頻率要達標:成人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按壓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00~120次(可跟著《最炫民族風》的節奏)。每次按壓后要讓胸部充分回彈,以保證心臟得到足夠的血液充盈。
第三步:人工呼吸
1、清異物、開氣道:用手指清除患者口中嘔吐物等異物,用一只手按住患者的額頭,另一只手抬起患者的下巴,使頭部后仰,氣道打開;
2、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深吸一口氣,用嘴完全包住患者嘴巴,緩慢吹氣1秒,看到胸口微微隆起即可,吹2次;
3、循環操作:每按壓30次,做2次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復意識或急救人員到達。
AED使用:比你想象的更簡單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能逆轉心室顫動的設備,非專業人士也能操作:
1、開機:按下電源鍵,聽從語音提示;
2、貼電極片:按圖示將電極片貼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一片在右鎖骨下,一片在左乳頭外側;
3、除顫:AED分析心律時遠離患者,若提示“建議電擊”,按下除顫鍵,除顫后立即繼續CPR;
4、AED與心肺復蘇的配合:在使用AED的過程中,不要停止心肺復蘇。當AED分析心律時,暫停胸外按壓,但人工呼吸可以繼續進行。如果AED提示需要電擊,在電擊后立即繼續心肺復蘇,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專家提醒
急診科龍華君主任醫師提醒,心肺復蘇不是醫生專屬,而是每個人的生存必修課。這個心肺復蘇周,讓我們一起學習CPR,練習按壓姿勢,記住家附近AED的位置。生命沒有重來的機會,多一個人學會CPR,就多一份生的希望。當意外發生,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行動者,用我們的雙手為生命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急診科 陳彬彬 龍華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陳彬彬 龍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