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動是肝癌高發地,為證實肝病與硒的關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著名專家于樹玉教授帶領團隊歷經16年,在江蘇啟東對13萬居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補硒觀察。結果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生率與硒水平呈負相關。在飼料中補硒使鴨子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及肝癌癌前病變下降77%;補硒預防肝癌實驗證實,補硒使肝炎病人減少35%,而肝癌患者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長期補硒可使肝癌的發病率下降50%。此外,還觀察到補硒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阻抗人群中病毒性肝炎的傳播。

于樹玉教授團隊通過對流行病學、動物試驗、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學及營養學等方面的研究,從理論上闡明了肝癌發生、發展與體內必需微量營養素硒的關系,并在肝癌高發區開展預防試驗,探索切實可行的預防肝癌的途徑,這在國際上是首創。

1996年8月,第六屆硒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于樹玉教授及其課題組因以“硒預防肝癌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榮獲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家協會“施瓦茨”獎。

來源: 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全國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