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胸外一科副主任楊德松、吳冠宇主任醫師及吳安邦主治醫師團隊成功開展了湖南省首例自主完成“充氣縱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僅通過腹部5個1-2cm、頸部1個5cm的小切口,實現了腫瘤的精準切除與淋巴結的清掃,在降低患者發生心肺并發癥風險的同時,還幫助其加快了術后康復速度。

52歲的何先生來自湖南益陽,今年1月份出現無明顯誘因的胸部疼痛,因為沒有其它不適,何先生也就沒當回事。4月份在當地醫院做胃鏡,活檢結果提示:鱗狀上皮高級別異型增生,伴鱗癌變,確診為多發食管中段癌。雖然患者病情較早,但又超過了內鏡切除的標準,醫院建議其進行手術治療。

因為何先生正值壯年,又是家中的頂梁柱,得知是癌癥,他馬不停蹄地趕往湖南省腫瘤醫院胸外一科求診。

針對何先生的病情特點,楊德松帶領團隊進行了詳細的多學科會診。由于傳統的食管癌手術不僅創傷大、患者術后恢復緩慢,而且經胸手術帶來嚴重的術后急性及慢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及生活質量,團隊決定進行對其實施“充氣縱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

楊德松介紹,該術式通過頸部小切口置入縱隔鏡,利用CO?充氣技術擴大手術視野,清晰暴露食管及周圍淋巴結,避免了傳統開胸或胸腔鏡的胸壁創傷,尤其適合早期、高齡、肺功能差及有過肺手術等胸腔手術病史、胸腔嚴重粘連閉鎖的患者。

再結合腹腔鏡技術,精準游離胃部并制作管狀胃,保留血供的同時完成消化道重建。聯合縱隔鏡實現“上下貫通”,徹底清掃縱隔及腹腔淋巴結,降低復發風險。

5月15日,楊德松帶領主任醫師吳冠宇、主治醫師吳安邦為其進行“雙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歷時4小時,何先生的腫瘤被完整切除。術后經過醫護人員精心護理后,于第5天開始飲水,7天后順利出院。

楊德松表示,“充氣縱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是食管癌微創手術技術的重大進步,既能保證腫瘤根治性切除,又免除了經胸腔手術的創傷,明顯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這是食管癌微創外科技術的重要補充,是值得推廣的重要技術?!?/p>

小科普

技術優勢

1.創傷極小

不進入胸膜腔,免除經肋間手術帶來的胸痛,不影響呼吸,麻醉打擊小。

2.恢復更快

術后第1天可下床,疼痛感輕,配合好,并發癥減少,住院時間縮短。

3.生存更優

能克服經胸手術左側喉返神經旁淋巴結清掃難點,療效確切。

適合人群

**1.**早中期食管癌(T1-2N0-1M0)

2.高齡、心肺功能較差的患者03

3.有肺手術等胸腔手術史、胸腔嚴重粘連閉鎖的患者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腫瘤醫院 彭璐 吳安邦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腫瘤醫院 彭璐 吳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