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端午節的粽葉飄香,懸掛的艾草與菖蒲不僅承載著驅邪避疫的美好祈愿,更蘊藏著古人利用天然植物呵護肌膚的智慧。艾草富含揮發油及黃酮類成分,具有天然的抗菌、抗炎特性,古人以艾草煮水沐浴(古稱“沐蘭湯”),正是取其清熱止癢、潔凈肌膚之效。而雄黃酒外涂驅蟲的古老習俗,雖因雄黃含砷已不被現代護膚所推薦,卻也反映了先民對礦物在皮膚防護上作用的早期探索。

緊隨端午的夏至節氣,宣告著一年中最強日照的來臨。此時,強烈的紫外線(UV)成為肌膚頭號敵人,不僅加速光老化,更易引發曬傷與色素沉著。現代科學精準揭示了紫外線(尤其是UVA和UVB)對皮膚膠原蛋白的破壞力,這正是防曬霜成為夏至必備的深層原因。優質的防曬產品,如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的物理防曬劑,能有效反射或散射紫外線;而化學防曬劑則能吸收光能轉化為熱能釋放。

從端午的艾草沐湯到夏至的科學防曬,跨越千年的傳統習俗與現代科技在守護肌膚健康上交相輝映。傳統智慧啟示我們珍視天然植物的力量,而現代科技則賦予我們更精準高效的防護手段。兩者交融,讓我們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能以更科學的方式應對季節流轉帶來的肌膚挑戰。

來源: 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化妝品產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