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等習俗充滿樂趣,承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然而,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且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在歡度節日時也可能面臨一些安全與健康隱患。
吃粽子:小心消化不良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專家表示,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黏性大、不易消化,幼兒(尤其是3歲以下)胃腸功能較弱,食用后容易噎嗆、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腹脹、腹痛、嘔吐。
建議:
1、3歲以下孩子盡量少吃或不吃粽子。如果孩子好奇想嘗試,可切成指甲蓋大小給他品嘗。
2、學齡兒童可少量食用,最好選擇小粽子。家長可幫忙切成小塊,叮囑孩子細嚼慢咽,并搭配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3、避免冷吃粽子(冷藏后更難消化),最好溫熱食用。建議在午餐時段吃粽子,此時消化能力較強,晚餐后食用會加重夜間腸胃負擔。
4、特別注意,如果孩子吃完粽子后出現腹痛、嘔吐,應及時就醫。
掛艾草:防過敏,防誤食
端午節有掛艾草、菖蒲的習俗,但艾草含有揮發性芳香物質,氣味濃烈,可能刺激呼吸道或引發過敏,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孩子。
建議:
1、艾草不要掛在孩子臥室或密閉空間,建議懸掛在門口、窗邊等通風處。
2、如果孩子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發紅或咳嗽,可能是艾草過敏,及時移除并清潔環境。
3、對花粉、氣味敏感的孩子,避免近距離接觸艾草。
4、將艾草掛在孩子不易觸碰的地方,防止誤食或劃傷。
防蚊防暑,避免皮膚問題
端午正值夏季開端,氣溫升高,蚊蟲活躍。孩子體溫調節能力弱、活動量大,外出容易中暑或被叮咬。
建議:
1、防暑:避開高溫時段出門,外出時做好防曬(穿防曬衣、戴帽子、涂兒童防曬霜)。另外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多喝常溫水或淡鹽水,避免飲用冰鎮飲料。
2、防蚊:使用兒童專用驅蚊產品(如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成分的產品)。避免將驅蚊液直接噴在孩子手上,防止誤入口鼻。
3、叮咬處理:被蚊蟲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冷敷緩解瘙癢,避免抓破感染。
戶外活動:防溺水、防外傷
端午節常有賽龍舟等水上活動,孩子好奇心強,需嚴防溺水風險。
建議:
1、絕不讓孩子單獨靠近水域,即使淺水區也可能發生意外,家長需時刻看護,與孩子保持不超過一臂的距離,要做到“觸手可及”。
2、參與水上活動時,必須穿好救生衣。家長需全程專心看護,不可看手機、聊天或臨時離開。
3、戶外活動時,避免奔跑打鬧,防止摔傷或磕碰。
小心節日小玩具隱患
香囊、五彩繩等端午小物件可能被幼兒誤吞或纏繞手指,造成危險。
建議:
1、香囊內的藥材(如雄黃)可能有毒,避免讓孩子啃咬。
2、五彩繩不要綁得太緊,睡前建議取下,防止勒傷。
健康小口訣
粽子熱著吃,少量不過量。
艾草掛高處,防蚊又防曬。
玩水要盯緊,安全過端午。
祝所有小朋友和家長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端午節。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兒科 肖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兒科 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