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潛心于機器人研發,梁培棟的工作履歷寫滿“科技”二字。日前,首屆安踏科技獎名單公布,梁培棟名列其中。他憑借在機器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中的卓越貢獻獲得殊榮,成為泉州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籍貫河南的梁培棟不僅在泉州立業安家,還成為“第二故鄉”的招商大使。在深耕技術研發的同時,他以戰略眼光推動創新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泉州打造“智造強市”貢獻力量。
■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林志安 王柏峰 文/圖
從學成歸來到智造前沿
他是科技創新的開拓者
今年41歲的梁培棟是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此前他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讀博期間公派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深入開展機器人相關前沿技術研究。2016年,學成歸國的梁培棟來到泉州,投身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的籌建工作。近十年間,他以“破冰者”的姿態,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的前身為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是福建省內機器人領域規模較大、最具行業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平臺之一,現擁有3個國家級、10個省級平臺資質,主要致力于智能制造及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
梁培棟(右)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
“這是帶電作業機器人,應用于高壓線自動上線巡檢與修復;這是防爆機器人,應用于礦山、石油化工等高危受限環境……”在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的中試驗證平臺(基地),梁培棟如數家珍地介紹著各類機器人,還不時動手操作示范。
中試基地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稱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在這里,梁培棟的一項項科研成果從實驗室順利過渡到生產現場。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高危環境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及應用,主要解決空間受限、大負載、惡劣環境下,人工作業難度大、危險性高等行業難題。多年來,他帶領著100余人全棧式多學科交叉的技術團隊,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所研發的機器人成功應用于受限空間、高危環境等領域的生產作業。
從扎根泉州到招商大使
他是泉州愛才的代言人
“當年選擇來泉州發展,一是看到泉州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潛在需求,二是被泉州良好的營商環境、人才環境所吸引。在這兩個因素的加持下,便于組建有拼勁有闖勁有火力的團隊。”梁培棟的老家在河南南陽,他說,自己選擇了泉州,泉州也成就了自己。梁培棟在泉州的工作生活,成為“海絲泉州·人才港灣”的生動寫照。
作為新泉州人,梁培棟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泉州愛人才 人才愛泉州”的雙向奔赴佳話。除了在科研上攻堅克難,助力企業破解技術瓶頸、提升市場競爭力,作為泉州招商大使的梁培棟,還將自己的專業優勢、實踐經驗轉化為泉州招商工作的推動力。
從2022年開始,泉州創新開放招商舉措,通過聘請知名人士擔任招商大使,為招大商、招好商和高質量引才提供更具方向性、專業化、牽引性的指導和幫助。“泉州是個好地方,我真心想為第二故鄉做點事,讓這里成為投資興業的沃土。”在梁培棟的助推下,泉州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特種機器人研發中心落地泉州僅一年多,就重點推進了山東高速隧道檢測爬壁機器人等項目的技術攻關;大河數智(泉州)增材技術有限公司落地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通過建立國內首個金屬增材數字化平臺及3D金屬打印服務全生態鏈系統,助力泉州的鞋服、機械裝備、水暖衛浴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 泉州通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