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流感季來臨,“我是不是得了流感?” 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名字相似,不少人將二者混為一談,延誤治療。事實上,流感和普通感冒從致病原因、癥狀表現到治療方法都存在顯著差異,尤其是把握流感抗病毒治療的黃金 24 小時,對病情控制至關重要。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本質區(qū)別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引起,傳染性相對較弱,通常在人群密集且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傳播。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引發(f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大規(guī)模流行,傳染性極強,可通過飛沫、接觸等途徑快速傳播,一個流感患者在短時間內就能感染身邊多人。

從發(fā)病機制來看,普通感冒病毒主要侵襲上呼吸道,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流感病毒則會侵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大量復制并釋放毒素,導致全身癥狀更為嚴重,還可能引發(fā)肺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對兒童、老年人、孕婦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威脅更大。

癥狀對比:快速辨別流感與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癥狀相對溫和,起病較緩,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癥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輕微咳嗽和低熱,一般體溫不超過38℃,全身癥狀如頭痛、乏力等不明顯,通常一周內可自行痊愈。

流感則來勢洶洶,往往突然發(fā)病,患者會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甚至更高,持續(xù) 3 - 5 天。同時伴有明顯的全身癥狀,如頭痛、肌肉酸痛、乏力,不少患者會感到全身骨頭像被 “壓碎” 般疼痛,連翻身都困難。此外,流感還會引發(fā)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如劇烈咳嗽、呼吸急促,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若出現這些典型癥狀,應高度懷疑感染流感,需及時就醫(yī)。

抗病毒治療黃金24 小時:抓住關鍵時間窗

感染流感后,發(fā)病24 小時內是抗病毒治療的黃金時期。流感病毒在侵入人體后的短時間內會快速復制,此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病毒的釋放和傳播,減少病毒對身體細胞的侵害,縮短病程,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研究表明,在發(fā)病 24 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患者發(fā)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緩解時間可縮短 1 - 2 天,發(fā)生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的幾率也會大幅降低。

若錯過黃金24 小時,隨著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藥物抑制病毒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恢復,且出現并發(fā)癥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一旦懷疑感染流感,應盡快就醫(yī),進行流感病毒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明確診斷,確診后立即遵醫(y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切勿自行買藥服用或拖延治療。

流感的綜合治療與護理

除了抗病毒治療,對癥治療也不可或缺。針對高熱,可使用退燒藥;咳嗽劇烈時,可選擇止咳藥物緩解癥狀。同時,患者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每天至少睡眠8 - 10 小時,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抗病毒;多喝溫開水,每天飲水量不少于 1500 毫升,有助于稀釋痰液,促進新陳代謝,加快病毒排出。

在飲食方面,應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如小米粥、雞蛋羹、瘦肉粥、新鮮蔬菜水果等。例如,橙子富含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菠菜含有多種礦物質,有助于身體恢復。此外,患者要做好隔離防護,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流感和普通感冒雖然癥狀有相似之處,但本質和治療方法差異明顯。學會從癥狀辨別流感,把握抗病毒治療的黃金24 小時,采取科學的治療和護理措施,才能有效應對流感,守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趙巧娣 肅寧縣河北留善寺鎮(zhèn)衛(wèi)生院內科)

來源: 醫(yī)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