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G基站因功能臃腫導致信號處理“堵車”時,如何讓6G網絡輕裝上陣?我國科研團隊在《信息技術與電子工程前沿》發布創新成果,其研發的服務解耦式無線接入網(RAN)架構,通過“網絡樂高拆解術”將基站功能模塊拆分重組,使核心流程處理延遲降低23%,為萬物智聯時代按下“極簡加速鍵”。

從“鐵板一塊”到“樂高積木”:圖論算法拆解通信協議
傳統基站功能高度集成,如同一輛塞滿乘客的公交車,任何功能調整都需“整車返廠”。研究團隊受物流分揀系統啟發,利用圖論中的最小生成樹算法,將控制面(CP)的40余個功能模塊繪制成“組件關系圖譜”,通過切割低關聯性連接,把基站拆分為4個獨立服務模塊。論文數據顯示,拆分后的模塊間信號傳輸量減少36%,相當于把高峰期的十字路口改造成立交橋,避免信號“撞車”。

效能對比炸裂:極端場景響應提速3倍
在模擬萬人體育場的超高密度場景中,解耦后的基站展現出驚人彈性。當局部區域用戶激增時,AI調度系統在5秒內完成“模塊熱插拔”——臨時調用“資源管理模塊”增強帶寬分配,同時關閉“低頻安全校驗模塊”。測試顯示,用戶接入成功率從78%躍升至94%,響應速度較傳統架構快3倍。團隊比喻:“這就像外賣平臺動態調配騎手,忙時全員接單,閑時部分休息?!?/p>

隱藏挑戰:模塊“各自為政”可能引發新擁堵
技術突破背后暗藏博弈。論文指出,過度解耦可能導致模塊間協作效率下降。例如在測試中,當安全校驗模塊與資源調度模塊獨立升級時,曾出現版本不兼容導致的信號丟失。研究負責人坦言:“目前模塊間接口標準化率僅65%,相當于不同品牌手機充電線無法通用?!眻F隊正在推進“接口協議白皮書”制定,目標將兼容性提升至90%以上。

綠色紅利:單基站年省電2000度
以我國現有500萬基站測算,新架構可使待機能耗降低40%,相當于每個基站年省電2000度。目前該技術已在雄安新區開展試點,通過“模塊化休眠”策略,閑時自動關閉非核心模塊,峰值功耗下降58%。更值得關注的是,解耦后的功能模塊可分布式部署在路燈、廣告牌等城市設施上,為“通感一體”的6G泛在覆蓋打下基礎。

正如論文所述:“當基站學會『按需拼裝』,通信網絡將告別笨重鐵盒,化身無形數字神經。”這項突破不僅攻克6G核心架構難題,更為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提供了可動態重構的通信底座。

來源: 信息與電子工程前沿F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