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肥大業”這條路上,有人吭哧吭哧計算熱量、控制飲食,體重卻還是頑固不掉。可身邊總有這樣讓人“羨慕嫉妒恨”的朋友,胡吃海喝卻依舊身材苗條,難道只是單純的運氣好嗎?其實,他們可能藏著“秘密武器”——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與存儲能量的白色脂肪不同,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是一種含有豐富線粒體的脂肪組織,能夠產生熱量,幫助身體控制體溫和消耗能量,堪稱人體神奇的“內置燃脂廠”(參考《拯救肥胖要靠我了...》)天氣寒冷溫度降低時,它會默默開工,就像貼心的“小暖爐”,幫我們抵御寒冷。而且,棕色脂肪越活躍,身體的能量代謝就越旺盛,無論是保持體重還是抗寒,都能更加輕松應對。
難道那些“吃不胖體質”的人只是恰好運氣好擁有活躍的棕色脂肪嗎?日本研究團隊在《Nature Metabolism》發表的研究,給出了顛覆認知的答案。
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燃脂潛力,其實在生命伊始之前就已經“預設”好了。若父母在寒冷季節受孕,孩子長大后體內的棕色脂肪活性會更高,適應性產熱能力更強,每天消耗的總能量也更多,體質指數(BMI)更低,內臟脂肪的堆積也較少。換句話說,冬天“懷上的寶寶”,仿佛天生就自帶“抗寒能力”,在起跑線上就領先了一步。
有趣的是,出生的季節與成年后棕色脂肪的活性并無顯著關聯,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時節出生,對之后的“燃脂能力”幾乎沒有影響。而且,無論男女,只要受孕發生在寒冷的季節,成年后更容易擁有這份獨特的“抗寒加成”。這項研究還首次提出了“孕前起源健康與疾病(PfOHaD)”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在備孕期間如果經歷過寒冷的環境,“寒冷適應”信號有可能通過精子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方式,傳遞到生殖細胞里。這樣一來,下一代體內與棕色脂肪發育相關的基因(如UCP1等)會更活躍,從基因層面擁有更強的“燃脂潛力”。
不僅如此,這種變化還能讓后代的能量代謝系統更加高效,不光脂肪更容易燃燒,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代謝,從根源上降低了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風險。
盡管這項研究在許多方面存在局限性,受孕及懷孕初期出現的多方面影響因素難以在過程中全方位體現,但這也為正在備孕的寶爸寶媽們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隨著科技發展不斷進步,我們有望解鎖更多生命早期環境與健康的關聯。當下,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對生命科學的敬畏與期待,根據現有的健康知識,科學備孕,讓每一個新生命都能在最有利的條件下開啟精彩旅程。
撰文:陳韜
核對:RH Chen
參考文獻:[1]Yoneshiro T, Matsushita M, Fuse-Hamaoka S, et al. Pre-fertilization-origin preservation of brown fat-mediat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humans. Nat Metab. 2025;7(4):778-791. doi:10.1038/s42255-025-01249-2
來源: 肥胖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