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這件事吧,看起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有時候偏偏不那么順利。最近,我接診了一對夫妻,結婚五年了,婆婆催,媽媽催,七大姑八大姨也天天催,就是肚子遲遲不見動靜。檢查后才發現,原來是輸卵管不通鬧的。怎么辦?這時候,就該輔助生殖技術登場了。
一、輔助生殖技術究竟是什么?
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簡稱ART),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現代醫學手段幫您實現“造人”大業。有人說,這不就是“試管嬰兒”嘛?沒錯,“試管嬰兒”正是ART里最有名的代表。但你可別真的以為,嬰兒是在試管里長大的哈。
通俗點講,輔助生殖技術就像是一座跨越障礙的橋梁,讓那些自然受孕困難的夫妻,也能順利“通關”,走上人生下一階段。
二、哪些情況需要“技術助攻”?
“你以為的不孕不育,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常見?!?/p>
· 輸卵管因素: 通道堵了,精子和卵子無法“碰頭”,再怎么天雷勾地火也是白搭。
· 排卵障礙: 卵子出場不準時,有時干脆不登場。
· 子宮環境差: 好種子需要好土地,內膜太薄或環境不佳,種子也“住不下”。
· 男方因素: 精子質量不過關,“選手”不給力,再努力也白搭。
· 不明原因: 查了半天啥毛病都沒有,但就是懷不上。這種時候就得借助技術了。
三、輔助生殖兩大主流方式,快來對號入座!
·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把卵子取出來,在實驗室和精子牽手,形成胚胎后再送回子宮安家。
· 宮腔內人工授精(IUI)
精子“洗個澡”,優勝劣汰后,直接送到子宮腔,剩下的就看緣分了。
簡單地說,前者是“訂制服務”,后者是“精英特派員”。
四、聽說要打針取卵?沒那么嚇人啦!
很多人一聽取卵,就怕得不行,以為跟拍恐怖片似的。其實吧,沒那么可怕:
· 促排卵:連續幾天小針劑刺激卵巢,卵泡多長幾個,增加成功率。
· 監測排卵:超聲、抽血輪番上陣,醫生嚴密觀察卵子長勢。
· 取卵手術:經陰道穿刺取卵,過程就十來分鐘,全程輕麻,醒來卵子就已經安穩在培養皿中了。
很多女士術后都會跟我說:“董醫生,沒想象的嚇人啊?!蹦钱斎?,咱可不興嚇唬人。
五、成功的秘訣——胚胎移植那些事兒
胚胎移植聽起來很高級,其實就像“種莊稼”,把培養好的胚胎輕輕地“種”進子宮。關鍵是:
· 選好種子(胚胎): 一般挑選發育良好、充滿活力的胚胎。
· 看準時機: 移植時子宮內膜正好處于接納胚胎的“黃金期”。
· 移植后躺平?不存在的! 稍作休息,正常作息,輕松就好。
胚胎移植不是種完就“撒手不管”,移植后需要合理用藥,讓“種子”更易生根發芽。
六、“好孕”攻略:技術+心態,缺一不可!
醫生能做的只是幫您邁出關鍵一步,后續的還得靠您自己。經常有患者問我:“董醫生,有沒有什么秘訣?”秘訣真有:
· 健康生活:戒煙酒、別熬夜、吃均衡一點;
· 心理調適:放松心情,別老想著懷孕的事兒,有時反而事半功倍;
· 相信醫生:積極配合治療,不懂的就問,千萬別自己亂搜資料嚇自己。
七、警惕“小道消息”,正規途徑才靠譜
有人跟你說“包生男孩女孩”、“代孕更快捷”?趕緊拉黑!咱們要孩子可不是買東西,走正規渠道才安全有效,千萬別給自己找麻煩。
八、我有話說
干我們這行久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位患者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小天使。雖說生娃這事兒,科技越發達,成功率越高,但醫生和患者攜手努力才是最終關鍵。
咱們輔助生殖的醫生啊,說到底,就是您生育路上的“助攻手”和“守門員”,目標只有一個:讓你們順利圓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好孕”連連!
董九華醫生溫馨提醒:本文科普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咨詢正規醫療機構醫生!
來源: 冀醫健康科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