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天都有被痛經折磨得面容蒼白的女性,她們中有些人從青春期開始就默默忍受疼痛,直到多年后才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被稱為“不死的癌癥”的疾病,全球約10%的育齡女性深受其害。

今天,讓我們和長沙江灣婦產醫院一起走進這個隱秘的角落,用醫學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科普專家

子宮內膜怎么就“跑錯地方”了?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內,受體內激素的調節,每月發生周期性變化,形成月經。但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子宮內膜,卻“不安分”地跑到了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甚至是腸道、膀胱等。

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如同在身體里“扎根落戶”的“外來戶”,隨著月經周期反復出血、增生,卻無法像正常月經那樣排出體外,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被忽視的疼痛信號

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疼痛,而且往往是進行性加重的痛經。

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疼痛,所以常常會把這種癥狀歸結為“正常痛經”而忽視。但這里的痛經與普通痛經有著明顯區別,**它多在月經開始前1-2天出現,月經第一天最為劇烈,之后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有時還會放射至會陰、肛門或大腿。

除了痛經,**還有可能出現性交不適、慢性盆腔痛、經期排便痛等。**此外,月經異常、不孕也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常見的表現,大約40%-50%的患者會受到不孕的困擾。

曾經有一位年輕患者小李,結婚兩年一直未能懷孕,而且痛經越來越嚴重。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月經不調,只是自行服用一些止痛藥緩解。

直到來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上已經長出了巧克力囊腫,對生育功能造成了嚴重影響。

長沙江灣婦產醫院醫生提醒:若痛經影響生活、伴隨月經異常或不孕,請務必就醫!疼痛不是“女性宿命”,而是身體在呼救!

多管齊下揪出 “元兇”

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并非易事,需要綜合多方面信息——

首先,**詳細的病史詢問非常重要,**醫生會仔細了解患者的痛經特點、月經情況、是否有不孕史等。

**婦科檢查時,**醫生通過觸診可以發現子宮后傾固定、盆腔內有觸痛性結節或包塊等異常。

**影像學檢查中,**超聲是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經陰道超聲,對卵巢巧克力囊腫等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血清CA125等腫瘤標志物檢測也有一定輔助作用,雖然CA125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升高,但結合癥狀和其他檢查,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

**對于一些復雜情況,可能還需要進行腹腔鏡檢查,**這是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金標準”,醫生可以直接觀察盆腔內異位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態,并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案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癥狀嚴重程度、病變范圍以及生育要求等制定個體化方案。

對于癥狀較輕或無癥狀的輕微病變,可選擇期待治療,定期復查觀察病情變化。

**藥物治療方面,常用的有口服避孕藥、孕激素、GnRH-a類藥物等。**口服避孕藥通過抑制排卵,減少月經量,緩解痛經;孕激素可使異位內膜萎縮;GnRH-a類藥物則能造成暫時的絕經狀態,讓異位內膜病灶縮小。

對于有生育要求的輕度患者,藥物治療可能是首選,而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可切除異位病灶、剝離囊腫、松解粘連等。

對于無生育要求、癥狀及病變均嚴重的患者,可能會考慮切除子宮和雙附件以及病灶清除手術。

治療后,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率較高,所以定期復查、長期管理十分關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也有助于緩解癥狀、降低復發風險。

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痛苦,請記住:

**早診早治:**疼痛加劇、不孕或異常出血時,及時進行婦科檢查和影像學評估。

**多維管理:**結合藥物、手術、生活方式調整(如瑜伽、熱敷)和情緒疏導,制定長期計劃。

**擁抱希望:**即便暫時無法根治,通過規范治療,70%以上患者能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2025年,我們見證了更多患者勇敢發聲,也看到了科研的加速突破。希望廣大女性朋友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旦出現異常癥狀,及時就醫,別讓子宮內膜異位癥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江灣婦產醫院 劉微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長沙江灣婦產醫院 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