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發布聲明,現年82歲的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這一新聞再次將前列腺癌這一疾病推至公眾視野。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等原因,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在過去十年內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10.2/10萬上升至2022年的18.6/10萬,年均增長率達7%。2022年新發病例數達13.42萬例,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第6位。

2022年死亡病例數為4.75萬例,死亡率與發病率同步增長。與此同時,前列腺癌在歐美國家長期“霸占”男性惡性實體瘤的首位,每年新發病例數居高不下;在亞洲,雖說發病率相對較低,但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湖南省人民醫院提醒:**前列腺癌發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癌結節的增大,臨床表現和前列腺增生非常相似,比如尿頻、尿急、排尿不盡和排尿困難等。一旦出現尿路梗阻、骨痛等癥狀,則意味著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因此被稱為男性健康的“隱匿殺手”。

當身體出現哪些信號,需警惕前列腺癌呢?

1.尿中帶血或精液中帶血;

2.尿頻、起夜頻繁、排尿困難、小便變細;

3.骨盆或下背部疼痛;

4.下肢水腫、無力。

需要強調的是,前列腺癌這項世界性的“男”題,嚴重危害男性健康,守好這條生命“腺”,疾病早篩勢在必行!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總體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男性,屬于高風險人群,推薦進行前列腺癌篩查。

1.年齡≥60歲;

2.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3.攜帶BRCA2基因突變且年齡≥40歲;

前列腺癌的篩查較為簡單。推薦每1-2年檢測1次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不推薦單獨用超聲、CT或核磁共振作為篩查項目。

正常情況下,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tPSA)的數值應該在4ng/ml及以下。

如果tPSA數值超過10ng/ml,建議做核磁共振(MRI),以判斷是否患有前列腺腫瘤。當在檢查中發現有可疑的腫塊,可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這也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如果tPSA數值在4ng/ml-10ng/ml之間,除了做核磁共振,還要結合游離PSA和總PSA的比值、PSA密度,以及PSA數值上升的速度這些指標,進行更仔細的檢查和觀察。

前列腺癌是一種進展比較緩慢的腫瘤,即使患有前列腺癌也不必過于緊張。

前列腺癌有哪些治療方法,不同治療方法該如何選擇?

一般來說,早期前列腺癌建議手術治療。由于前列腺包繞尿道,周圍有許多重要的神經、血管,手術要求精度高,難度大。

近年開發了采用機器人輔助進行前列腺癌根治術,時間短、創傷小、效果好。對于年齡較大、體質較弱、不能耐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選擇消融、放射粒子植入等治療。

對于高齡、早期前列腺癌且癥狀不明顯的患者,可以先主動監測,再酌情考慮治療干預。

對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多采用內分泌治療。因為大多數前列腺癌的生長依賴雄激素,通過內分泌藥物阻斷雄激素,就如同切斷癌細胞生長的養料,腫瘤就會停滯甚至萎縮。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整生活方式來預防前列腺癌?

**1.改善飲食:**減少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硒的食物,如豆類、雞蛋等,多攝入綠葉蔬菜。

**2.戒煙限酒:**吸煙與前列腺癌相關,戒煙是降低前列腺癌風險的重要措施,過量飲酒會增加患癌風險。

**3.適量運動,規律生活:**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作息規律,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暴飲暴食等。

**4.定期體檢:**前列腺癌高風險人群每年需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液檢查和直腸指檢。早期發現癌變可及時干預,提高治愈率。

總之,面對前列腺癌這個“隱匿殺手”,提前發現是關鍵。此病雖然早期癥狀不明顯,但通過定期體檢和篩查抗原可及時發現并治療。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治療效果也不斷提高,患者應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陳松琳

指導專家:湖南省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盧強 主任醫師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陳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