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不動卻能讓自己的小腳印實現全球化,這可能嗎?真的有可能,只不過這個足跡不是真正的腳印,而是個人碳足跡。就像人們走在海灘上、雪地里,會留下長長的足跡,我們在日?;顒又挟a生的碳排放也會在全世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也許你會想,我就躺在方圓不到 3 平米的床上,產生的二氧化碳怎么會影響到幾百甚至幾萬公里以外的地方呢?這就要從碳足跡的定義開始講起了。
碳足跡是什么?
碳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被列為氣候變化的“頭號公敵”,碳足跡誕生了。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概念最初起源于上世紀 90 年代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和他的學生馬蒂斯·瓦克納格爾(Mathis Wackernagel)提出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以“足跡”的表述形象地描繪人類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各類影響和影響程度。碳足跡基于全生命周期原則,指人類在生產與消費活動中產生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溫室氣體總量,旨在系統分析產品全生命周期或與活動直接和間接相關的碳排放。碳足跡大致可以分為國家碳足跡、企業碳足跡、產品碳足跡和個人碳足跡:
國家碳足跡包括所有為了滿足家庭消費、公共服務以及投資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企業碳足跡主要是包括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所發布的環境標準 ISO14064 核算出的企業生產活動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
產品碳足跡是產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即從原材料開采、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分銷、使用到最終處置/再生利用等多個階段的各種溫室氣體排放的累加。
個人碳足跡主要是針對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計算出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產生于個人使用的產品、出行交通等日?;顒?。
打個比方,當你喝了一杯 100% 阿拉比卡的咖啡,在“全生命周期”的原則下,就可以說你的碳排放在遙遠的埃塞留下了一個小腳印兒。
圖片來源:中國咖啡網
我的足跡怎么算?
如何計算個人碳足跡呢?隨著碳足跡概念的普及和應用,相關的計算技術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完善,目前碳足跡的計算方法主要有以下 4 種:第一種:利用全生命周期評估(LCA)法。一種自下到上的計算方法,是對產品及其“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計算方法,計算過程比較詳細準確。
第二種:通過能源礦物燃料排放量計算(IPCC指南)。IPCC 的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其編寫的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在計算過程中全面考慮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第三種:投入產出法。這是一種自上到下的計算方法,利用投入產出進行計算,計算結果不是很精確。
第四種:Kaya 碳排放恒等式。通過一種簡單的數學公式將經濟、政策和人口等因子與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建立起聯系。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想要了解自己的碳排放無需太過于專業和繁瑣。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專業的網站。比如聯合國氣候變化組織—2030 產品碳足跡計算器、Carbonfootprint、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足跡研究小組-碳足跡計算器、ClimateTrade 等來大概計算自己的碳足跡;同時碳足跡估算的小程序也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讓我們離自己的碳足跡更近了一步。
圖片說明:依次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組織-2030產品碳足跡計算器、ClimateTrade、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足跡研究小組-碳足跡計算器、Carbonfootprint;圖片來源:網站截圖 參考文獻[8]
碳排放,還能看標簽
為了更加方便消費者了解自己使用的產品有多少碳排放,很多地方還推出了碳標簽制度。目前全球有英國、日本、法國、美國、韓國、泰國、瑞士、瑞典、德國、加拿大、歐盟等 14 個國家、地區或區域組織推行產品碳標簽制度(2021 年),通過認證的商品會被貼上碳足跡標簽、低碳標簽,或者碳中和標簽,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在產品包裝上面直觀地了解到手上的商品從“搖籃到墳墓”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或者是否是低排放、零排放產品。
圖片說明:中國碳標簽以圓形標志為基礎及綠葉組成的圖案,代表著保護或無限;并搭配二氧化碳化學符號,以及在標志中標示產品碳足跡數字。其中,碳足跡標簽上標示的碳足跡數值,代表該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總和。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產品碳標簽制度簡介》比如我國橙類水果首個“碳標簽”農產品愛媛橙,其“碳足跡”包括原輔料獲取、栽培養護及采摘、產品包裝物獲取、入庫儲存、分揀包裝五大單元,每個單元的碳排放量相加,最終核算出一顆愛媛橙的碳排放量為 0.2956 千克。我們每消費一顆愛媛橙,就會產生 0.2956 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人在家中坐,排放不停歇
原以為咱們每天吃飯穿衣、刷劇網購的小日子并不會有多少碳排放,但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北京大學教授翁翕曾說過,我國家庭生活消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能夠占到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半壁江山(50%左右),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0 排放差距報告》也曾指出,當前家庭消費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 2/3,這么多碳排放量都是怎么來的呢?我們每個人每天從睜開眼睛開始刷牙洗臉,一天的碳排放就開始了。比如睡覺躺的床、蓋的被子、穿的睡衣,還有洗完臉用的看似無害的毛巾、吃飯時候用的雪白的面巾,洗漱用的熱水和電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能量來提供的,這些物品的制造和運輸它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會有都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研究者曾使用碳排放系數法和消費者生活方式法計算北京市 5 種典型社區家庭消費月均碳排量,平均下來 5 類社區家庭消費月均碳排量約為 199kg二氧化碳,相當于普通燃油車行駛 796km,可以駕車從北京到濟南打個來回。
圖片:論文(王悅等,2019)
“刷手機”是我們每天的日常,更是隱藏的“碳足跡刺客”,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一項研究對互聯網行為的碳足跡進行量化,發現 2016 年,人們觀看 YouTube 視頻累計的種種消耗,換算之后約等于 1113 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個數字,相當于一座中型城市(比如德國法蘭克福)全年的碳排放量。其中給手機充電的碳排放只算“零花錢”,真正的大頭還是數據中心的維護,國際能源署預測認為,2025 年至 2027 年,中國數據中心以及 5G 網絡電力消耗量預計快速增長,數據中心電力消耗量占比預計將從目前的 3% 增長到 6% 左右,整整翻了一番。而且隨著現在互聯網用戶不斷激增,加上流媒體、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迅猛發展,AI 和大模型對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以 ChatGPT-3 為例,它的單次訓練就需要消耗約 1287MWh 電力,相當于美國約 121 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同時產生約 690 噸碳排放(按照 2022 年全國電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0.5366 kgCO2/kWh 計算),單次請求 ChatGPT 每次響應耗電約 2.9 瓦時(Wh),相當于將一個 60 瓦的燈泡點亮 3 分鐘,是傳統谷歌搜索(0.3Wh)的 10 倍。法國數學家塞德里克·維拉尼(CédricVillani)在其關于人工智能的最新報告中預測,到 2040 年,數據計算所需的能源甚至可能超過全球能源總產量。如果有一天,碳排放真的成為交易貨幣,那么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窗戶,你的碳賬戶已經在悄然開始往出花錢了,真是花錢如流水啊。當然了,這里并不是讓大家為了減碳刻意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其實,通過養成碳足跡賬戶理財的好習慣,降低碳消費,不僅能參與到減碳的事業中,還往往能幫我們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夠通過碳普惠平臺獲得小小的經濟獎勵。我們可以參考“碳理財”團體標準—《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里面貼心地推薦了涉及衣、食、住、行、用、辦公、數字金融等七大類共 40 項綠色低碳行為,比如,服裝領域的綠色低碳行為包括舊衣回收、使用可持續原材料生產的衣被等;飲食領域包括減少一次性餐具、植物基肉類替代傳統肉類、光盤行動、小份/半份餐食等;居住領域包括使用清潔能源及綠色節能產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生活垃圾分類等。
在減碳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通過選擇碳中和認證商品、在碳中和餐廳吃飯、乘坐碳中和航班、舉辦碳中和婚禮、參加零碳會議、在碳交易平臺上購買綠證等方式抵消個人碳排放,成為“碳中和人”,讓每個人的減排小貢獻累計出巨大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碳足跡測算報告(2021)
[2]國際能源署(IEA)《2025電力報告》
[3]IIGF觀點|劉慧心:淺析國內外綠色發展中的碳足跡體系建設
[4]《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T/ACEF 031-2022)
[5]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組、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綠色發展工作委員會—《碳達峰碳中和藍皮書(2025)》
[6]王悅, 李鋒, 陳新闖, 胡印紅, 胡盼盼, 楊建新. 典型社區家庭消費碳排放特征與影響因素——以北京市為例. 生態學報, 2019, 39(21): 7840-7853.
[7]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產品碳標簽制度簡介》
[8]https://www.2030calculator.com/;https://market.climatetrade.com/carbon-footprint-calculator/zh/lifestyle;http://www.dotree.com/CarbonFootprint/;https://www.carbonfootprint.com/calculator1.html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彤 科普作者 雙碳行業從業者
審核丨董春松 江南大學國家安全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林林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