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國多地迎來降雨

常在雨中走

哪能不濕鞋

深圳市民王先生怎么也沒想到

暴雨中蹚了一下水

竟然直接讓他發燒到40℃

而且還感染上了丹毒

直接住院了!

這是怎么回事?

我們一起了解↓

雨天鞋濕沒換

男子因腳氣染上丹毒

前不久,深圳的許先生赴廣州看展時突遇暴雨,雙腳浸水后全天未換鞋襪。次日,他的體溫高達到****40℃左小腿紅腫疼痛,自行服用退燒藥卻不見好轉。于是,他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圖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經診斷,許先生患上了皮膚疾病——丹毒。醫生表示,許先生**此前有足部真菌感染,**趾縫皮膚糜爛,雨水浸泡后皮膚屏障破損,引發鏈球菌感染,若不及時治療或將導致敗血癥。

經5天抗感染治療,許先生體溫恢復正常,左小腿紅腫疼痛情況好轉,目前已康復出院。

丹毒是什么?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和中毒、毒氣無關。因為它會使皮膚突然**“色如涂丹、灼熱腫脹”,故稱“丹毒”。它大多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疾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現為局部的紅斑、表面發熱,伴有疼痛

圖源:騰訊醫典

此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結也會腫大。若不及時處理,紅腫皮膚表面可能發生水皰或血皰,往往伴有發熱、寒戰、頭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發展為敗血癥或膿毒血癥,危及生命

圖源:廣東衛健委

近期

福建的暴雨說來就來

外出路上常常“水漫金山”

不少小伙伴

會穿拖鞋或赤腳蹚水

殊不知這一舉動

暗藏隱患

地面和地下管網中有各種污物,道路積水中還混雜了大量致病細菌、病毒、真菌等,如果雙腳皮膚有破潰,細菌就會從小的皮膚傷口進入皮下淋巴管,容易感染丹毒、腳癬、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

下雨天蹚水后****回家這樣做

  • 及時清潔

用清水沖洗雙腳,去除泥沙、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用肥皂清洗,避免用力搓擦,防止皮膚破損。

  • 徹底干燥

用干凈的毛巾輕拍吸干水分,尤其注意擦干趾縫,避免因潮濕滋生真菌。可用吹風機冷風檔輔助干燥。

  • 消毒防護

有微小傷口或瘙癢時,可用碘伏涂抹消毒,勿用酒精。既往有腳氣者,在擦干后立即涂抹抗真菌藥膏,如阿莫羅芬乳膏。

雨天戶外行走指南- 外出穿著雨靴

暴雨天氣,非必要不出門。如需外出,要避免接觸受污染的水,并應做好防護措施,如穿雨靴、戴手套等。

  • 避開導電物體

盡量避開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鐵欄桿及樹木等有可能導致觸電的物體。若發現有電線落入水中,必須繞行。

  • 攜帶長桿探路

避免掉進缺失井蓋的下水道,或被積水中的障礙物絆倒。

最后再次提醒

腳部有傷口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切記不要蹚水

如需外出請穿雨靴

若蹚水后皮膚出現

紅斑、水皰、瘙癢等癥狀

請及時就醫

尤其是本身就有

足癬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

切勿憑經驗用藥

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