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躍初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突然遭遇視物模糊,或是發現眼周莫名青紫、布滿血絲?又或者在晨起時,眼瞼水腫遲遲不退?這些看似平常的眼部異常,很可能是身體向你發出的緊急警報,暗示著血管健康已亮起紅燈。在中醫理論中,眼睛不僅是心靈的窗戶,更是人體健康的“瞭望塔”,許多內在的健康問題都會在眼部有所體現。尤其是血管的淤堵狀況,與眼部的各種異常表現息息相關。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四大眼部異常所揭示的血管淤堵奧秘,以及中醫的調養之道。
視物模糊或眼前黑影:警惕“痰瘀阻絡”
生活中,不少人會突然出現視物模糊,眼前仿佛有黑影飄動,就像眼前蒙了一層紗,嚴重時甚至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這種情況在中醫里被稱為“云霧移睛” ,主要是由于痰濕與血瘀相互交織,阻滯了眼部脈絡。《證治準繩》中提到:“血瘀則竅閉,清氣不升,濁氣不降。” 當體內的血脂不斷沉積,血液變得黏稠,眼底血管的流通就會受到阻礙,導致視網膜供血不足。此時,就容易出現短暫性的視物不清,特別是在久坐后突然起身、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癥狀會更加明顯。這種視物模糊可不是小事,如果不及時關注和調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眼部問題,甚至導致視力不可逆的損傷。
眼周青紫或血絲密布:或是“氣滯血瘀”征兆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眼白應該是清澈透亮的,然而,當你發現自己的眼白長期布滿紅血絲,或者眼周呈現出明顯的青紫色,這就需要引起重視了。中醫認為,這是典型的“氣滯血瘀”表現。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如果肝氣郁結,就會導致氣機阻滯,進而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而眼部的毛細血管非常豐富,就像一張細密的網,一旦血液循環出現問題,最先就會在眼部暴露出來。這類人群往往還伴有手腳冰涼、月經時有血塊等癥狀,這都是身體內部氣血不暢的表現。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眼部健康,還可能引發其他全身性的疾病。
眼球脹痛伴頭痛:當心“肝陽上亢”引發血管痙攣
想象一下,你正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感到眼球脹痛難忍,同時太陽穴也開始跳痛,這種疼痛不僅讓你無法集中精力,還可能伴隨著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這很可能是“肝陽上亢”在作祟。從中醫角度來看,肝火亢盛會導致體內陰陽失衡,進而引發血管的異常收縮。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這與血壓波動、血管內皮損傷密切相關。《眼科闡微》警示:“痛連目系者,血脈瘀痹也。” 如果長期忽視這種癥狀,很可能會誘發視網膜靜脈阻塞,給眼部帶來極大的傷害。所以,一旦出現眼球脹痛伴頭痛的情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尋找原因并進行調理。
晨起眼瞼水腫不退:提示“脾腎陽虛”致水液代謝紊亂
早晨起床后,發現眼瞼水腫,本以為過一會兒就會自行消退,可沒想到一整天都沒有改善,甚至持續了好幾天。這種情況在中醫里被歸為“胞虛如球”,主要是由于脾腎功能減退,導致水液代謝紊亂,水濕內停。當體內的水濕無法正常代謝,就會積聚在體內,導致血液濃縮,形成血栓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如果水腫持續3日以上,并且伴有尿液泡沫增多,這就需要高度警惕腎血管病變牽連眼部微循環的可能性。此時,及時就醫檢查,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中醫調養之道:通絡、化瘀、養肝
既然了解了這些眼部異常與血管淤堵的關系,那么我們該如何通過中醫方法來調養身體,改善血管狀況呢?中醫有著一套完整而系統的調養方案,從飲食、經絡、本草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呵護我們的血管健康。
飲食化瘀法:四色護眼方
飲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調整的部分,通過合理的飲食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瘀通絡、養肝明目的作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個四色護眼方:
紅色入心:用5g山楂加上3絲藏紅花泡水飲用。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藏紅花則能活血化瘀、養血安神,兩者搭配,活血而不耗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經期要慎用,以免引起月經量過多。
青色疏肝:每天生嚼10粒枸杞,再搭配一杯菊花薄荷茶。枸杞有養肝明目、滋補肝腎的作用,菊花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薄荷則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三者結合,對疏肝明目大有裨益。
黑色補腎:將30g黑豆和15g核桃打成豆漿飲用。黑豆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明目等功效,核桃則能補腎固精、潤腸通便,兩者制成豆漿,能滋腎精以充養目系。
黃色健脾:煮一碗小米南瓜粥,再佐以3g茯苓粉。小米能健脾和胃,南瓜可補中益氣,茯苓則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這道粥品可以健脾利濕通血脈。
經絡導引術:每日10分鐘通絡操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和進行簡單的眼部運動,可以促進經絡暢通,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套每日10分鐘通絡操:
按揉三穴:睛明穴位于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按揉睛明穴可以改善眼底供血;太陽穴在頭部側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后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揉太陽穴能夠緩解血管痙攣;太沖穴在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按揉太沖穴可起到疏肝降逆的作用。每個穴位按揉3 5分鐘,力度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掌心熨目:將雙手快速搓熱,然后輕輕覆蓋在眼睛上,保持3分鐘左右,同時配合深呼吸,引導氣血流向眼部。這種方法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
眼球運八法:緩慢地上下左右、斜角轉動眼球,每個方向轉動3 5次,激活眼周微循環,增強眼部肌肉的力量。
本草養肝方:分層調理方案
根據不同的癥狀和階段,中醫還提供了分層調理的本草養肝方案:
急癥期(突發眼紅脹痛):用15g夏枯草和10g決明子急煎代茶飲。夏枯草能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決明子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兩者搭配,能快速緩解急性的眼部不適。
慢性期(長期視物模糊):早晚分服3g三七粉、6g丹參和10g葛根。三七有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的功效,丹參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葛根可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三者合用,對慢性的眼部問題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預防期:每周用9g桑寄生、12g女貞子和6g山楂煮水代茶3次。桑寄生能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女貞子可滋補肝腎、明目烏發,山楂則活血化瘀,長期飲用,有助于預防血管淤堵和眼部疾病。
生活方式鐵律:護眼即護血管
除了飲食、經絡和本草調理外,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對于保護血管和眼睛也至關重要。這里有幾個生活方式鐵律需要大家牢記:
忌“三久”:避免久視電子屏,建議每使用電子設備45分鐘,就遠眺5分鐘,放松眼睛;不要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一下頸椎,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持規律作息,盡量在亥時(晚上9點 11點)前入睡,以養護肝血。
控“兩壓”:通過練習八段錦、冥想等方式,調控情緒壓力,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對血管造成傷害;同時,要限鹽減糖,維持血壓血糖穩定,減少血管病變的風險。
促循環:晨起時干梳頭100次,用手指從前額開始,向后梳理頭發,刺激頭部經絡;睡前用溫水泡腳,水位要沒過三陰交穴,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一天的疲勞。
總結與提醒
眼部異常是血管問題的重要信號,就像烽火臺上的烽火,一旦出現,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引起重視,排查血管健康狀況。在進行化瘀調理時,要根據不同的證型,如痰瘀、氣滯、陽虛等,采取差異化的調理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養肝就是養血,保證夜間11點前入睡,避免熬夜耗傷肝血,是維持血管健康的關鍵。通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將經絡導引術融入日常生活,堅持不懈,而不是短期突擊。對于嚴重的血管病變,我們不能盲目自治,一定要結合眼底造影等現代檢查手段,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治療。
最后,再給大家一個小貼士:如果你經常揉眼緩解疲勞,不妨按住睛明穴3秒后松開,如果眼前出現光斑且消散緩慢,這就提示你可能存在眼底供血不足的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關注自己的眼部健康,通過日常的調養和保健,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和健康的血管,享受美好的生活。
來源: 科普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