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鉀是腎病患者面臨的一個非常危險的 “隱形殺手”。當血鉀濃度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惡心、心律失常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心臟驟停,危及生命。因此,腎病患者必須學會如何科學有效地降低血鉀水平,將血鉀穩穩控制在安全范圍內(3.5 - 5.0mmol/L)。以下是四個實用的降鉀技巧,腎友們一定要收藏好。
食材預處理:焯水去鉀有講究
焯水的時間和方法 :對于一些高鉀蔬菜,如菠菜、莧菜、菌菇、土豆等,在烹飪前可以先進行焯水處理。將這些蔬菜切成薄片后,放入沸水中焯 1 分鐘左右,這樣可以去除蔬菜中 30% - 50% 的鉀。焯水后,再將蔬菜過冷水并擠干,以進一步減少鉀的殘留。例如,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鉀,經過焯水處理后,不僅可以降低草酸的含量,減少草酸鈣結石的風險,還能有效降低鉀的含量,使其更適合腎病患者食用。
水果的處理方法 :對于香蕉、牛油果、橙子等高鉀水果,可以將其切成小塊,放入淡鹽水中浸泡 10 分鐘左右。淡鹽水可以促使水果表面和切口處的鉀離子溶解在水中,從而減少水果中的鉀含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焯水后的菜湯和泡水果的水含鉀量較高,腎病患者千萬不能飲用。
烹飪方式:“水煮法”優于 “爆炒”
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 :在烹飪過程中,盡量采用清蒸、水煮、涼拌等烹飪方式,避免紅燒、干鍋等高油高鹽的做法。因為鈉和鉀在烹飪過程中往往會“捆綁” 存在,高鹽高油的烹飪方式可能會增加食物中鉀的殘留量。例如,紅燒菜肴通常需要加入較多的醬油、豆瓣醬等調味品,這些調味品中含有較高的鈉和鉀,而水煮的方式則相對簡單,能夠更好地控制鉀的攝入。
控制調料的使用 :在烹飪時,要減少鹽、醬油等含鈉、鉀較高的調料的使用量。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香料和調料來增加食物的風味,如蔥、姜、蒜、醋等。醋不僅可以增加菜肴的酸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溶解食物中的鉀離子,使其更容易在烹飪過程中被去除。
進食順序:“先菜后肉”控總量
合理的進食順序 :每餐可以按照 “低熱量→中鉀→高鉀” 的順序進食。先喝半碗清湯,如冬瓜湯、蘿卜湯等,清湯不僅可以開胃,還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水分和營養。接著吃焯水后的蔬菜,蔬菜應占餐盤的 1/2 左右,這樣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控制熱量和鉀的攝入。最后再吃蛋白質食物,如雞蛋、瘦肉、豆腐等,控制在掌心大小即可。主食方面,建議選擇低鉀的精制米面,避免全麥、燕麥等高纖維雜糧,因為這些雜糧的鉀含量較高,是普通精制米面的 2 - 3 倍。餐后 1 小時可以吃一些低鉀水果,如蘋果、梨等,但每次的食用量應控制在 150g 以內。
控制每餐總量 :腎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食物的種類和進食順序外,還需要控制每餐的總攝入量。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同時,要保持規律的進餐時間,有助于身體建立良好的代謝節律,更好地控制血鉀水平。
警惕“隱形高鉀”:這些 “健康食品” 要少碰
代鹽 / 低鈉鹽 :代鹽和低鈉鹽中通常含有較高的氯化鉀,腎病患者食用后會導致鉀攝入過多,因此應避免使用。在購買調味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成分表,選擇適合腎病患者的無鉀鹽或者普通食鹽。
中藥 / 補劑 :一些中藥,如夏枯草、金錢草等,以及螺旋藻片等補劑,含有較高的鉀。患者在使用這些中藥或補劑之前,應咨詢醫生或專業的藥師,了解其鉀含量和可能對腎臟的影響,避免盲目服用。如果確實需要使用這些藥物,應嚴格控制劑量,并定期監測血鉀水平。
加工食品 :火腿腸、罐頭、腌菜、雞精等加工食品中,為了延長保質期和改善口感,往往會添加大量的鈉和鉀。例如,腌菜中的鹽分含量較高,同時也會含有一定量的鉀。雞精中含有肌苷酸二鈉和鳥苷酸二鈉等成分,這些成分在體內代謝后可能會產生鉀離子。因此,腎病患者應盡量少吃這類加工食品。
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中含有豐富的電解質,如鉀、鈉、鎂等。對于正常人來說,適量飲用運動飲料可以補充運動中丟失的電解質,但對于腎病患者來說,這些飲料中的鉀含量可能會導致血鉀升高。因此,在飲用運動飲料前,一定要仔細查看成分表,選擇鉀含量<10mmol/L 的飲料。
控制血鉀并不是簡單地拒絕所有含鉀食物,而是要通過科學的預處理、合理的烹飪方式、恰當的進食順序和警惕 “隱形高鉀” 食品,來減少“可交換鉀” 的攝入。腎病患者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就能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有效守護生命安全,降低高血鉀帶來的風險。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