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大學生小林無明顯誘因突然暴瘦10余斤,平日里文靜溫柔的她也像變了一個人,性格變得敏感易怒,常因瑣事與舍友激烈爭吵,一點小事不順其意就傷心“破防”。
近來,小林莫名感覺周圍人“密謀監視”自己,認為老師同學對她不懷好意,因此恐懼哭泣,無法堅持上學。輔導員見其狀態不對,遂通知小林父母,將其帶至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就診。
經過病史采集、體查精查及完善相關檢查,發現小林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顯著升高,最終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精神障礙”。經過住院治療,小林的精神和軀體癥狀逐漸緩解,重回正常生活。
在臨床實踐中,小林同學的情況絕非個例。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軀體疾病精神科蔡艷主任醫師提到,在甲亢患者中,約60%會出現精神癥狀,但因缺乏特異性,常被誤診為焦慮癥、心境障礙甚至精神分裂癥。
蔡艷主任醫師解釋,甲狀腺激素(T3、T4)是調節代謝和神經系統的重要物質。當甲狀腺過度分泌時,激素水平飆升會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
1. 神經遞質紊亂:過量甲狀腺素促進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導致情緒亢奮、易激惹,甚至出現幻覺妄想。
2. 腦代謝異常:高代謝狀態加速腦細胞耗能,引發注意力渙散、認知功能下降。
3. 免疫系統干擾:甲亢患者常伴自身免疫異常,可能誘發腦炎或加重精神癥狀。
那么,為何甲亢常被誤診為精神疾病?蔡艷主任醫師介紹,甲亢所致精神障礙表現多樣,典型的精神癥狀包括焦慮、易怒、情感脆弱(“三主征”);精神病性癥狀:幻覺、妄想(如小楊的“被監視感”);認知損害: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易被誤認為癡呆或抑郁癥;躁狂狀態:話多、揮霍、活動增多,需與雙相情感障礙鑒別。
由于甲亢與精神疾病癥狀的重疊性,在實際診療過程中,患者可能以精神癥狀為突出表現,容易忽略甲狀腺腫大、手抖、突眼等體征,未篩查甲狀腺功能,導致漏診。
因此,對于突發性精神異常,尤其是無精神病史者,需優先排查甲亢、低血糖或電解質紊亂。并且當伴發怕熱、多汗、心悸、體重下降等代謝亢進軀體表現時,也應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
在治療方面,遵循“身心同治,雙管齊下”的治療策略:
1.甲亢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抑制激素合成,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緩解心悸等。部分存藥物禁忌患者,可碘131及手術治療。
2.精神癥狀管理:當甲亢患者出現精神癥狀時,通常需要精神科會診聯合治療。對于癥狀較輕患者,待甲狀腺功能恢復后,精神障礙多自行緩解。對于精神癥狀較重患者,需短期聯用小劑量抗精神病藥(如喹硫平、利培酮等)、情緒穩定劑(碳酸鋰等)或鎮靜劑,但需警惕掩蓋低血糖等急癥。
蔡艷主任醫師提醒,甲狀腺功能亢進猶如一場“激素風暴”,不僅損害身體,還侵蝕心智。建議甲亢患者要做到:
第一,定期復查:甲亢患者接受碘131或藥物治療后,需監測甲狀腺功能,防范甲減誘發精神障礙。
第二,做好情緒管理:避免精神刺激,壓力過大可能通過免疫紊亂誘發或加重甲亢。
第三,注重醫患溝通:若出現性格突變、幻覺等,應及時告知醫生甲亢病史,減少誤診風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軀體疾病精神科 陳霄霄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