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隱身術”:波長決定可見性

激光通信用的光,很多是紅外光或近紅外光(波長700納米以上),而人眼只能看到400-700納米的光(比如紅橙黃綠藍靛紫)。

舉個例子:

你家電視遙控器的信號燈就是紅外光,你肉眼看不見,但用手機攝像頭對準它按按鈕——咔嚓!屏幕上會出現“小白點”!這就是紅外光的“隱身術”!

二、激光束太“社恐”:不愛發散

激光不像手電筒的光會“擴散照亮一大片”,它像一根超細的“光針”,只朝一個方向射,能量高度集中。

實驗小劇場:

如果激光通信用可見光(比如綠光),你在側面看它,就像盯著一條極細的“光絲”,遠距離幾乎看不到。但正面直視會非常危險。

三、科學家故意“藏光”

為了安全和避免干擾,工程師們專門選了不可見光來通信:

1.防偷窺:敵人看不見光束,更難截獲信號。

2.保安全:高功率可見激光可能誤傷人眼或飛機,紅外光更安全。

3.省能量:紅外光器件更省電,適合無人機長時間飛行。

四、想“看到”激光通信?試試這個!

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你可以用工具發現它:

1.手機攝像頭:對準激光發射器,屏幕可能顯示“小白點”(紅外光)。

2.熱成像儀:激光束會產生微弱熱量,能被熱像儀捕捉到。

激光通信是“低調的超級英雄”

它像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默默干活不炫耀!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它正在天上嗖嗖傳數據呢~下次聽說激光通信,記得它可是個“隱形高手”!

供稿單位:重慶市無線電科普體驗中心

審核專家:張啟義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