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你有沒有過飽餐后不自覺打嗝的經歷?

飯后打嗝再常見不過

但張先生(化名)的“嗝”最近有點怪

有時候一兩個小時才能停下

甚至帶著隱隱胸痛

體檢結果一出,竟被確診為胃癌!

所以有時候打嗝≠吃飽了!

長期打嗝 還伴隨一些其他癥狀

當心癌癥找上門!

·為啥會打嗝?這“氣”真不打一處來!

我們說的打嗝一般有兩種:噯氣和呃逆。

1噯氣

俗稱“飽嗝”。是胃內氣體過多,從口排出的一種生理現象。進食時吞入氣體,或者喝了碳酸飲料,就會導致噯氣。

2呃逆

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

這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多與飲食有關,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煙亦可引起。

如果出現異味十分嚴重的飽嗝或高度頻繁的呃逆現象時,可能是身體在敲響警鐘,最好能夠及時就醫。

·判斷打嗝是否需要就醫,可參考以下幾個標準

1持續時間

打嗝持續24小時以上,且不能緩解的,就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排查潛在疾病。

2伴隨癥狀

若打嗝時伴有胸痛、呼吸困難、嘔吐、腹痛、發熱、體重減輕等癥狀,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需立即前往醫院。

3頻率和嚴重程度

要是打嗝頻繁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無法正常進食、睡眠,也應尋求醫生的幫助。

·打嗝和癌癥有啥關系

有些胃癌患者打嗝,一是胃癌引起消化不良、上腹部脹滿,從而刺激膈肌,引起打嗝。二是胃部腫瘤生長、擴張,刺激到迷走神經或膈肌,導致嗝聲不斷。

打嗝頻繁或持續48小時以上,稱為難治性呃逆,就要警惕器質性病變,包括胃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都有可能。

特別是還伴有反酸、腹脹、腹痛、黑便的,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飯后伴隨這4個表現,警惕胃癌信號

1、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

飯后出現反胃、泛酸、燒心等異常感覺,往往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等疾病有關。一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及時根治,否則會大大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2、體重驟減:

短時間無緣由的暴瘦,往往揭示機體吸收營養物質的過程出現障礙。因為腫瘤在生長時,會不斷與人體組織搶占營養,同時消耗大量能量,引起體重驟減。

3、腹脹、早飽感:

胃內長出腫瘤,相當于多長一塊肉,這會導致胃內空間不足,從而產生腹脹或早飽感。所以胃口會變得不如以往,常常吃一點東西就覺得飽了。

4、出現便血或大便明顯變黑:

大便出血或像柏油發黑發亮一樣,是胃癌較常見癥狀之一。

·預防胃癌,這六件事很重要!

1、飲食習慣很重要: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減少食鹽攝入,少吃腌制、煙熏及紅肉、加工肉類,少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生活習慣很重要:

要戒煙限酒,作息規律,避免長期熬夜,拒絕壓抑性格生悶氣。

3、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或者使用公筷,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4、及時檢查并治療:

胃癌高危人群(如年齡>40歲,且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需要定期參加防癌體檢和篩查,重視胃部疾病,及時治療并定期復查。

5.控制好體重:

肥胖也與胃癌有關。隨著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來越多,胃的近端反反復復被反流上來的胃酸刺激,患癌的概率明顯增加。所以,控制體重,對預防癌癥,特別是胃癌有益。

6.控制好血糖:

高血糖會增加其他疾病風險,也包括胃癌。

一鍵轉發給身邊愛干飯的伙伴

別讓打嗝

誤了健康大事!

來源: 四川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