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慢病管理之戒煙處方之思考

周義

一、慢病包括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性:前者結核、慢性肝炎等。后者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及并發癥(腦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惡性腫瘤等。

二、認識吸煙導致慢病可能(非傳染性疾病)

吸煙與三高:即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

吸煙與動脈粥樣硬化:頸部動脈粥樣硬化、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冠心病、腎動脈粥樣硬化。

吸煙與慢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惡性腫瘤。

理由:

(1)尼古丁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心率增快。長期導致高血壓。

(2)煙草不完全燃燒導致一氧化氮釋放從而損傷血管內膜,甚至動脈粥樣硬化。

(3)煙草釋放致癌物質。

(4)降低免疫力。

三、預防慢病從戒煙及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從娃娃抓起。

四、慢病患者不戒煙的話

(1)影響依從性;

(2)影響藥物吸收;

(3)吸煙、二手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與高血壓(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及血脂異常(控制不好)一樣。

五、為什么煙難戒?

(1)吸煙是主要尼古丁導致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煙癮越大,戒煙難度越大。后者最好到戒煙門診。

(2)從詢問吸煙史到是否戒煙經歷,即5A模式。更要重視尼古丁依賴量表評估。

(3)積極落實戒煙科普宣傳。

(4)重視重度煙草依賴與合并心理障礙的患者識別。

六、誤區

(1)沒有認識吸煙危害;

(2)認識吸煙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及煙草危害;

(3)戒煙更是心臟康復、卒中康復及心衰康復關鍵環節。

來源: 周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