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地位

鎮國鎮宮之神器——汝瓷

作者:范隨州

中國是瓷器之國,自十七世紀以來,“China”一詞成為世界上瓷器的代名詞。汝瓷始于唐中期,盛于北宋,雄琚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之首,有“汝窯為魁”的美譽,在我國陶瓷史上有極其顯著的地位。

汝窯瓷器土質細膩,胎骨堅硬,工藝考究,又以名貴瑪瑙入釉,滿釉支燒,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顯著特征。作品釉色純凈,細美如玉,柔和內蘊,隨光變幻,王者之氣與生俱來。制作過程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成品率極低,史上有“十窯九不成”之說,而且燒制成品御用落選的一律砸碎毀掉,以至于成器很少。

北宋時汝瓷器表常刻“奉華”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正是因為汝瓷燒制被宮廷壟斷,其命運與皇朝密切相關,當戰火紛亂,改朝換代,官窯被毀,汝瓷如曇花般釋放出驚人的美艷后,便隨著趙氏王朝的沒落而香消玉殞,變成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留存在歷史長河中。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可與商彝周鼎比貴。被歷代帝王視為稀世珍寶和鎮國、鎮宮之神器,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美譽。

時至今日,汝官窯傳世品更為稀少。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17件、上海博物館藏有8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23件、廣東

省博物館藏有半件,另外再加上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日本大阪國立東洋陶瓷館等知名博物館,和少量由大收藏家典藏的宋代汝瓷,總數也不足百件。

汝官窯不僅在中國藝術史和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歷代古董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罕之器;每一次在拍賣界現身,都是收藏家們的饕餮盛宴。

1992年秋,一件直徑僅僅8厘米的宋汝窯盤在紐約拍賣,成交價高達154萬美元。

2004年,在鄭州日信拍賣有限公司,一件汝窯粉青釉“鴛鴦水注”以1050萬元人民幣成交。

2006年4月,一件汝窯“玉蘭瓶”在北京紅太陽拍賣行拍出了1.6億人民幣的高價。

2012年4月4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一場名為“天青寶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天青釉葵花洗”的專場拍賣,這件直徑13.5厘米的葵花洗在激烈競逐后以2.0786億港元成交,創造宋代瓷器新的世界拍賣紀錄。

2017年10月3日,香港蘇富比秋拍,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億9430萬港元天價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中國當代杰出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李苦禪為汝瓷題詞:“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盡美也。”汝瓷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 弘寶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