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孫穎莎在2025年澳門乒乓球世界杯女單決賽成功衛冕世界杯女單冠軍。在本次大賽中,不乏11比2、11比4等拉出巨大分差的比分。而這離不開孫穎莎扎實的進攻技術,尤其是“正手爆沖”。
“正手爆沖”是孫穎莎在乒乓球比賽中標志性的進攻技術,它之所以極具威脅,是因為完美融合了力量、旋轉和速度。要理解這一技術的精髓,我們可以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它的運作機制,并從中提煉出提升乒乓球水平的實用技巧。
旋轉的魔力:如何讓球“拐彎”和“急墜”
****當孫穎莎用正手爆沖時,她的拍面會以一定角度摩擦球,制造強烈的上旋。這種旋轉會讓球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空氣壓力的影響——根據伯努利原理,旋轉的球會在周圍形成氣流差,導致飛行軌跡發生變化。
● 上旋球會在空中加速下墜(類似飛機機翼的升力原理),使對手誤判落點;
● 側旋球則會向左或右拐彎,增加回球難度。
如何練習?想要打出類似的效果,可以在訓練時重點練習“吃住球”的感覺——擊球時不要只是撞擊,而是用拍面“刷”球。可以先從慢速對拉開始,逐漸增加摩擦比例,感受如何用不同的揮拍角度控制旋轉強度。
力量的傳遞:如何讓球像炮彈一樣快
爆沖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速度。孫穎莎在擊球時并不是單純靠手臂發力,而是通過蹬腿、轉腰、收臂的連貫動作,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擊球瞬間。這符合物理學中的“動量傳遞”原理——身體動能通過球拍高效傳遞給球,使其獲得極高的初速度。
如何練習?
● 蹬轉發力訓練:擊球前膝蓋微曲,擊球時蹬地轉腰帶動手臂(想象用身體“甩”出球拍)。
● 短促發力:避免大掄大擺的動作,學會在觸球瞬間突然加速(類似鞭打效應)。
落點控制:如何讓對手“夠不著”
即使力量和旋轉都到位,如果落點太正,對手仍然能輕松回接。孫穎莎的爆沖之所以難防,還因為她能精準控制球的落點——通常是對方臺面的兩個大角或追身位置。這利用了“反應時間極限”——人的神經反應需要約0.2秒,如果球的飛行時間極短且落點刁鉆,對手幾乎無法調整步伐。
如何練習?
● 多球訓練:讓搭檔或發球機隨機喂球到不同位置,練習快速調整步伐并精準回擊到指定區域。
● 戰術意識:觀察對手站位習慣(例如反手弱的選手可以多打正手大角)。
總結:如何提升自己的爆沖水平?
1. 先練摩擦再練力量——確保能穩定制造旋轉后,再逐步增加爆發力。
2. 全身協調發力——力量來自腿和腰,而不是單純靠手臂掄。
3. 落點比蠻力更重要——即使速度稍慢,只要角度刁鉆也能得分。
如果能把這些原理應用到訓練中,你的正手進攻也會像孫穎莎一樣更具威脅!
審核專家:
周建定,蕭山區科學教育委員會會長、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蕭山區文淵實驗學校正校級督導;
劉振奎,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實驗學校互動式科學實驗室負責人;
薛亮,浙江體育科學研究所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
靠譜出品
撰稿:陳林孝 秘塔AI
來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