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持續攀升,夏季皮炎患者明顯增多。專家指出,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體出汗增多,汗液滯留易刺激皮膚,引發大片紅斑、密集丘疹并伴隨瘙癢,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如何科學預防和應對夏季皮炎?這份指南請收好。

這些人群需警惕

1.需處在特殊環境中的人群:持續高溫、濕度超過60%時,汗液蒸發減慢,皮膚受刺激的風險增加。

2.體質敏感者: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的人群更易中招。

3.生活習慣不良者:如長期穿不透氣衣物、清潔不足或過度清潔等。

四招有效預防

1.環境調控:室內溫度建議維持在26℃左右,濕度控制在40%-60%;使用空調或風扇時避免直吹,定時開窗通風。

2.科學清潔:每日溫水淋浴1-2次,選用pH值中性的溫和沐浴露;出汗后及時擦干,尤其注意皮膚褶皺部位。

3.穿衣有講究:首選寬松、透氣的純棉或莫代爾材質衣物,避免合成纖維;戶外活動時可佩戴防曬冰袖,減少陽光直射。

4.飲食調理:多吃冬瓜、綠豆、黃瓜等清熱利濕食物;蘋果、橙子等補充維生素;忌口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鍋、燒烤)及易致敏海鮮(如蝦、蟹)。

分級處理方案

輕度癥狀:外用爐甘石洗劑,每日2-3次涂抹患處。

瘙癢明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不超過1周。

嚴重癥狀:如大面積紅腫、滲液,需及時就醫,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

專家特別提醒

1.避免搔抓患處,以防繼發感染。

2.民間偏方(如涂抹大蒜、醋等)可能刺激皮膚,加重病情。

3.反復發作者建議檢測過敏原,排除特異性皮炎等疾病。

夏季皮炎雖常見,但科學應對可有效控制。市民如癥狀持續48小時未緩解,應盡早就診皮膚科。

來源: 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