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到,牙髓炎分兩種情況:有得救的和沒得救的。很顯然,有沒有牙髓是很要緊的事兒,所以但凡能救肯定要救。
既然是炎癥,就免不了討論消炎辦法。而說到消炎辦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自然是,要么用抗菌藥,要么用消炎藥。前者針對的是炎癥的罪魁禍首之一——細菌、真菌等病原體,而后者針對的是炎癥本身(即抑制機體對致炎因子的反應)。
然而,牙髓炎雖然同為炎癥,但由于牙齒結構的特殊性(牙髓腔空間狹小,牙髓血管纖細等),無論是抗菌藥還是消炎藥,都會有一種鞭長莫及、愛莫能助的無力感。因此,口腔醫生只能另辟蹊徑,為牙髓炎單獨找解藥。
1 牙髓炎的救命稻草——蓋髓術
蓋髓術,是用藥物覆蓋接近牙髓的牙本質表面(間接蓋髓術)或已經暴露的牙髓創面(直接蓋髓術)的治療方法,而用于蓋髓術的藥物被稱為蓋髓劑。覆蓋的意義有兩點:保護和消炎。
圖源:維基百科(該圖顯示為直接蓋髓術)
2 蓋髓劑的看家本領
蓋髓劑種類不少,但歸根結底,是有這兩樣看家本領:既具有較強的殺菌或抑菌作用,又能夠減輕炎癥反應。而蓋髓劑是通過酸堿中和反應來減輕炎癥反應的。這是因為,炎癥反應過程中會有酸性物質產生。因此,蓋髓劑的本質特征就是呈堿性(pH值為9~12),以氫氧化鈣制劑居多。
圖源:維基百科
由此可見,牙髓發炎并不能通過常規的抗菌藥和消炎藥得到解決,只有采用專科辦法才可能挽救發炎的牙髓。
來源: 口齒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