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難以啟齒”的瞬間,你經歷過嗎?“打個噴嚏、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時,突然出現尿液失控,褲子濕了,這種突如其來的 “意外”不僅讓人尷尬,還帶來無奈和沮喪。
許多人誤以為這是“生孩子后的正常現象”或“年紀大了都會這樣”,默默忍受著社交尷尬和生活質量下降。
今天,益陽市中心醫院就來揭開這個“隱形殺手”的真面目,告訴你:它可防、可治、不可怕!
什么是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噴嚏、咳嗽、大笑或運動等腹內壓增加的情況下,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漏出。
壓力性尿失禁是女性高發疾病,占所有類型尿失禁的50%—88%,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與日常生活。
目前我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整體發病率約為18.9%,50~59歲的女性發病率最高達28. 0%。
臨床癥狀主觀分度法
**輕度:**尿失禁發生在咳嗽、噴嚏時,不需使用尿墊。
**中度:**尿失禁發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動時,需要使用尿墊。
**重度:**輕微活動、平臥體位改變時發生尿失禁。
誰容易中招?危險因素自查
**1.生育因素:**生育的次數、初次生育年齡、生產方式、胎兒的大小及妊娠期間尿失禁的發生率均與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有顯著相關性。
**2.年齡因素:**尿失禁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老年女性更易發生壓力性尿失禁。
**3.生活習慣:**長期便秘、慢性咳嗽、久坐、肥胖。
**4.職業特點:**搬運工、運動員等長期負重人群。
**5.自測小實驗:**連續咳嗽3次,觀察是否漏尿。若有,建議盡早就醫評估。
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α受體激動劑、β受體拮抗劑、度洛西丁、雌激素和β受體激動劑等,旨在提高尿道閉合壓,改善尿失禁癥狀。
**盆底肌訓練(凱格爾運動):**通過自主的、反復的盆底肌肉群的收縮和舒張,來改善盆底功能,提高尿道穩定性,達到預防和治療尿失禁的目的。
**生物反饋治療:**通過放置在陰道的壓力感受器,將患者盆底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傳給計算機控制系統,再通過模擬的圖像、聲、光等信號將信息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凱格爾練習。
**電刺激治療:**通過放置在陰道和直腸內的電極,給予一定的電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動性收縮,達到鍛煉盆底肌肉、增強其控尿能力的目的。
**體外磁療:**與電刺激治療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利用外部磁場進行刺激。
**間斷排尿:**排尿過程中暫停排尿 3~5 s 后再繼續將尿液排出。
2.手術治療
當非手術治療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自體組織尿道中段懸吊術、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恥骨后膀胱尿道懸吊術(Burch術)等。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心態:**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
**2.防止尿道感染:**養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紙的習慣。
**3.有規律的性生活:**更年期絕經后的女性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
**4.加強體育鍛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盆底肌群鍛煉,以增強盆底肌肉的彈性和力量。
**5、合理飲食:**飲食要清淡,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腹壓增高。減少辛辣食物和含酒精、咖啡因或碳酸類飲料。
6.對于體重指數大于 30 kg/m2 的患者,應制訂減輕體重計劃。
7.對于吸煙者,應戒煙。
8.減少或避免提重物、大笑、跑跳、快步行走等動作。
走出誤區,擁抱健康
誤區1:“漏尿是自然現象,忍忍就好”
長期潮濕易引發尿路感染、皮膚潰爛。
誤區2:“只有老年人才會得”
臨床接診過最小患者僅19歲(長期便秘+健身過度)。
誤區3:“做凱格爾運動沒用”
研究顯示,規范訓練3個月有效率超70%。
參考文獻
1.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成《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護理干預》
2.李志毅,朱蘭.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學現狀[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3):161-162.
3.曹曉靜,馬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研究進展[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4,33(8)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田青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益陽市中心醫院 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