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李奶奶(化名),3年來反復發作胸悶、胸痛、心悸,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發作時,常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多次被緊急送醫,甚至住進ICU。
經冠脈造影、心肌酶譜等多項檢查,卻始終未查明病因,長期服用硝酸甘油、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也收效甚微。李奶奶一度陷入焦慮:“難道我要一輩子提心吊膽?”
今年3月,李奶奶再次因心悸發作入住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一科,通過實時心電監護,捕捉到發作時心電圖:心率突然飆升至160次/分,QRS波形態正常,P波難以辨認——這正是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SVT)的典型表現!
經過心血管內一科李志主任充分評估后,CCU陸勝主任為患者實施了射頻消融術。術后隨訪1月余,她的癥狀再未復發。出院時,李奶奶送來錦旗:“終于找到病根了,謝謝你們讓我重獲‘心安’!”
一、什么是室上性心動過速?
室上性心動過速(SVT)是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區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占所有心動過速的60%以上。其本質是心臟“電路系統”出現異常短路(如房室結雙徑路、預激綜合征),導致心跳突然加速至150—250次/分(正常60—100次/分)。關鍵特點:
**1. 突發突止:**多無征兆,可能持續數秒至數小時;
**2. 癥狀劇烈:**心慌、胸悶、頭暈,甚至暈厥(腦供血不足);
**3. 隱匿性強:**常規心電圖難以捕捉,易被誤診為“焦慮癥”或“冠心病”。
二、為何室上性心動過速容易漏診?
1. 發作短暫:患者就診時癥狀已緩解,普通心電圖顯示正常;
2. 檢查局限:未針對性使用動態心電圖(Holter)或事件記錄儀;
3. 認知誤區:部分醫生僅關注“胸痛”,而忽視“心悸”主訴。
若出現以下情況,需高度懷疑SVT:
1. 突發心悸,自測脈搏>150次/分且節律整齊;
2. 伴隨頸部“搏動感”或尿頻(心房壓力升高刺激利尿激素分泌);
3. 青年人或無冠心病危險因素者反復發作。
三、中西醫結合:精準診斷與微創根治
1、西醫診斷“金標準”
**發作期心電圖:**確診核心依據(如本例患者);
**食道調搏:**通過食道電極誘發心動過速,明確異常傳導路徑;
**三維電生理標測:**精確定位“短路”位置,為消融術導航。
2、中醫輔助干預
(1)緩解期調理:
心氣陰虛證(心悸、盜汗):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
痰火擾心證(煩躁、口苦):黃連溫膽湯加減;
(2)外治療法:
按壓內關穴(掌側腕橫紋上2寸)緩解急性心悸;
耳穴貼壓(心、神門、交感)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3、根治手段:射頻消融術
**原理:**通過導管釋放射頻能量,精準“燒斷”異常傳導通路;
**優勢:**微創(僅大腿穿刺)、成功率>95%、術后次日即可下床;
**適合人群:**反復發作、藥物無效或不愿長期服藥者。
四、注意事項
1、癥狀發作時
立即靜坐/平臥,嘗試Valsalva動作(深吸氣后屏氣并用力呼氣);
用冰袋敷面(潛水反射)可能終止發作。
2、日常預防
避免濃茶、咖啡、酒精等興奮性飲品;
合并高血壓者需嚴格控制血壓(<130/80mmHg)。
3、就診提醒
建議佩戴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
發作時盡快就近記錄心電圖(可用智能手機心電圖貼片)。
專家提醒
**心血管內一科李志主任提醒,**室上性心動過速雖不直接危及生命,但頻繁發作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心臟擴大。隨著電生理技術的發展,射頻消融術已成為安全高效的根治手段。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內一科已常規開展此項技術,結合中醫整體調理,為患者提供“標本兼治”的個性化方案。
記?。悍磸托募虏皇恰叭倘叹湍苓^去”,找準病因才能徹底告別“心病”!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一科 李欣春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