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可以賞花,更可以吃花。作為春菜分支的春花,在這個春天也火了起來。
春日限定版茉莉花炒雞蛋,蒸槐花,清炒水性楊花…...“沒吃過春花,這個春天就相當于白過”。食材的鮮美,體驗上的新鮮,鎖定蠢蠢欲動的“好吃嘴”,品鑒春天的味道。
從單純的“賞”,進階到吃,春天來了,你“犯花吃”了嗎? 金雀花鮮嫩的花瓣是一道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可清炒、涼拌,清新爽口,香嫩鮮美。
這些能入口的鮮花,也被稱為可食用花卉。它們通常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并且具有獨特的風味和香氣。目前食用花卉系列主要集中在菊科、錦葵科、薔薇科、豆科、木犀科、蕓香科等。春季可食用的鮮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食用蔬菜,水果的副產物,像是芋頭花、石榴花、核桃花、南瓜花;第二類是兼具觀賞性的花,像是菊花,玫瑰花等;第三類就是野生鮮花,比如金雀花、洋槐花等。
除此之外,各大商超平臺也上線多種食用春花,給飯桌添點“鮮貨”。搜索發現,每100克售價20-30元不等的鮮槐花,每斤售價可達百元;而新鮮的金雀花100克售價60元,合三百多元一斤,但仍有不少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看似平平無奇的春花,也成為與高價水果平起平坐的“富貴花”。某平臺數據顯示,在杭州、合肥、武漢等多城市的春花銷量同比去年增幅均超過80%。
“以花代菜”靠譜嗎? 端上餐桌的鮮花們,吃法多樣。帶有多巴胺色彩的鮮花們,讓人感覺吃出了“生命力”,短暫的春天也襯得春季時令食材更顯珍貴。用鮮花食材來替代傳統綠葉蔬菜可行嗎?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鮮花可作為時令蔬菜的補充性食材,但不宜完全替代常規蔬菜。”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李佳容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花粉過敏人群應謹慎食用鮮花料理,春季空氣中花粉濃度較高時更需警惕交叉過敏風險。” “在鮮花中,以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的石斛花為例,其滋陰潤燥的養生功效可以成為泡水或涼拌的首選;像我們四川常見的攀枝花,則適合與雞蛋同炒或用于煲湯;北方常見的槐花推薦蒸來吃,我們可以在傳統裹白面粉上調整改良,換成雜糧面食搭配,既能保留清香以及營養價值,同時能夠豐富營養素。”李佳容補充道。 爆炒、涼拌、水煮、清蒸,直接裹上面糊下油炸,仿佛已經成為鮮花烹飪標配,菊花、槐花、石斛花,萬花皆可炸。然而不同烹飪方式直接影響營養保留效果。李佳容說:“高溫油(煎)炸鮮花,可能會導致營養素的大量流失。烹飪時,可以進行快速的沸水焯水處理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這樣既可去除部分草酸,也能避免長時間高溫烹調導致的營養素的流失。” 此外,李佳容建議選擇無農藥種植的食用級花卉,藥食同源類花卉需遵醫囑控制攝入量,在追求飲食創意的同時實現營養均衡與飲食安全。
來源: 綜合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