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426人受到表彰。其中海鹽沈蕩釀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鹽縣科協第十屆常委、海鹽第二屆科普達人龐衛華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

他深耕傳統釀造行業27年,是沈蕩醬油釀造技藝嘉興市級非遺傳承人,也是浙江省科學傳播達人,在科普的舞臺上,演繹著傳統釀造技藝與科學知識的精彩篇章。

龐衛華與釀造行業的緣分始于1998年,19歲的他以實習生身份踏入海鹽沈蕩釀造公司,從此便一頭扎進釀造質量和生產管理工作中。多年來,他將科學技術深度融入傳統釀造,帶領技術攻堅黨小組精研“九道醬藝”的每個關鍵環節,破解工藝難題,實現古法釀造產品連續二十多年合格率100%。其領銜的“傳統醬油釀造的工藝數據可復現研究”獲海鹽縣科技局立項,助力公司榮獲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稱號,為傳統釀造行業的科學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普,是龐衛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到節假日,尤其是五一小長假這類旅游旺季,沈蕩釀造廠區總是人頭攢動,以家庭為單位的參觀者絡繹不絕。龐衛華便開啟了忙碌的科普之旅,一天講解六場,每場時長一個多小時,連軸轉的工作節奏下,他卻毫無怨言。他從釀造歷史文化切入,為參觀者講述沈蕩釀造始于光緒十三年的深厚底蘊;深入講解非遺技藝,像醬油釀造需歷經竹匾制曲、日曬夜露、翻醬發酵等九道復雜工藝,耗時一年多才能釀成,讓大家深刻領略傳統技藝的魅力;還系統闡釋發酵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晦澀的科學知識傳遞給每一位聽眾,讓大家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傳統釀造的科學奧秘。

除了在廠區等待參觀者“走進來”,龐衛華還積極“走出去”,主動將科普知識帶到校園。在沈蕩小學,每年的開釀節都是孩子們期待的活動,冬天釀黃酒、夏天釀醬油,龐衛華都會親臨現場,給學生們講解釀造知識。他鼓勵孩子們動手參與制作,從原料的選擇到釀造步驟的操作,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樂趣,親身體驗傳統釀造的神奇過程。對于高中生和大學生,他則開設相關研究課題,化身“技術導師”,指導他們深入探索釀造背后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們的科研興趣和實踐能力。

多年來,龐衛華的科普成果斐然。他幾乎全年無休,今年清明假期,沈蕩老鎮迎來文旅熱潮,接待游客達8.8萬人,這其中中華老字號——沈蕩釀造成為“網紅”,超過3萬人次打卡參觀。這讓已有130多年歷史的“沈蕩黃酒釀制技藝”“沈蕩醬油釀造技藝”和“修缸補甏技藝”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得以廣泛傳播。孩子們聽完講解后反饋,書本上枯燥的釀造知識,在龐衛華的科普下,變得生動鮮活起來,聞得到味道、聽得到聲音、摸得到溫度,對發酵知識的理解更加直觀透徹。

作為全國勞動模范,龐衛華不僅在技藝傳承、企業發展方面成績卓著,在科普領域更是貢獻突出。他將傳統釀造與科普教育緊密結合,為公眾打開了一扇了解傳統釀造科學的窗口。在未來,相信他會繼續秉持初心,深耕科普領域,讓更多人認識到傳統釀造技藝中的科學魅力,推動傳統釀造行業與科普事業共同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科普篇章。

來源: 嘉興市科協、海鹽縣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