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作為一種由蚊媒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威脅著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居民的健康。近期,隨著氣溫升高和雨季來臨,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節。
為了保障公眾生命健康,長沙市第四醫院積極響應,全面投入到登革熱的防治工作中。今天,我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登革熱:
登革熱知識早知道!
1.什么是登革熱: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登革病毒分為4種血清型(DEN-1至DEN-4),感染后可獲得對該型的終身免疫,但若再次感染其他型別,可能引發重癥。
2.高發地區: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拉丁美洲及非洲等熱帶、亞熱帶國家;廣東、海南、福建等南方省份為國內主要流行區。
3.傳播途徑:警惕“蚊子”這個中間宿主。
4.傳播鏈:感染者→伊蚊→健康人。伊蚊叮咬感染者后攜帶病毒,再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他人。伊蚊活躍時間為日出后2小時、日落前2小時(尤其警惕)。直接接觸感染者不會感染。
5.感染癥狀:潛伏期通常為1-14天,典型癥狀包括:
- 突發高熱,體溫迅速升至39℃以上,且持續2-7天。
- 劇烈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痛(俗稱“斷骨熱”)。
- 發病后3-6天出現紅斑疹(“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或出血點。
- 部分患者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嚴重者可能內臟出血。
6.重癥警示:若出現持續嘔吐、腹痛、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可能是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的信號,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必須立即就醫!
如何預防登革熱?
1.切斷傳播源:清除蚊蟲孳生地
- 翻盆倒罐:及時清理家中積水容器(花盆、瓶罐等)。
- 疏通管道:保持下水道暢通,避免積水。
- 密閉儲水:水缸、水箱等儲水容器要加蓋密封,防止蚊蟲產卵。
2.做好個人防護:遠離蚊蟲叮咬
- 物理防護:家中安裝紗窗,睡覺使用蚊帳,外出穿淺色長袖衣褲。
- 驅蚊產品:外露皮膚涂抹驅蚊劑。
- 避免逗留:外出游玩時,盡量減少在樹蔭、草叢、水塘等蚊蟲密集區域的停留時間。
- 治療與應對:登革熱尚無專門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如補液、退熱等。
- 禁用藥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藥物。
- 重癥監護:一旦出現出血或休克癥狀,必須住院接受治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
登革熱的防控并非一人之力可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此,長沙市第四醫院呼吁廣大市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五一假期臨近,當您計劃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旅行時,請提前了解當地疫情狀況,做好防蚊措施。從流行地區返回后,若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
此外,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一起清除蚊蟲孳生地,切斷登革熱的傳播源頭,共同守護我們的生命健康!
來源:長沙市第四醫院 公共衛生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長沙市第四醫院 公共衛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