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鏡中心接診了一位70歲老人,他因腹痛前來就診。胃鏡檢查時,醫生驚訝地發現老人胃里竟有一個帶鋁箔包裝的藥片,顯然已在胃里滯留多時,老人卻渾然不知。他回憶可能是某次睡前忘記服藥,睡夢中醒來后匆忙吞服所致。隨著時間推移,他開始腹痛難忍,這才就醫,發現胃里藏著這個“意外訪客”。經過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決定實施內鏡下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然而,操作中遇到難題,鋁箔包裝堅硬,用異物鉗夾住藥物退至食管入口時卡住,強行拖拽會致黏膜撕裂,后果不堪設想。醫護人員一邊安撫患者情緒,一邊指導其正確呼吸,最終在醫患配合下成功取出藥片,術后給予患者進行了詳細的健康教育。
通過這個小故事下面和大家詳細聊一聊上消化道異物的相關內容。
什么是上消化道異物?
上消化道異物是指在口腔、咽喉、食管或胃內滯留的無法自行排出的物體。這些異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魚刺、棗核、雞骨、假牙、硬幣、電池等。上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的急癥,尤其在兒童和老年人中較為多見,老年人由于牙齒脫落、咀嚼功能下降、吞咽反射減弱等原因,更容易發生上消化道異物。
老年人易發生上消化道異物的原因:
1.咀嚼不充分:牙齒脫落或假牙不適,導致食物未充分咀嚼就被吞咽。2.吞咽功能障礙:老年人的吞咽反射減弱,容易誤吞異物。3.注意力不集中:進食時說話、大笑或分心,可能導致異物誤吞。4.假牙問題:佩戴不合適的假牙,可能在進食時脫落并被誤吞。
上消化道出現異物的癥狀:
1.咽喉部不適:如異物停留在咽喉部,可能引起咽部疼痛、異物感。
2.吞咽困難:食管內異物可能導致吞咽疼痛或完全無法吞咽。
3.呼吸困難:較大的異物可能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
4.胸痛:異物可能刺激食管壁,引起胸骨后疼痛。
5.腹痛:異物可能引起胃腸道痙攣或穿孔,導致腹痛。
6.嘔吐:異物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嘔吐。
7.便血:尖銳異物可能劃傷胃腸道黏膜,導致出血。
上消化道異物的處理方法:
1.初步處理:如果懷疑吞下了異物,不要驚慌,保持冷靜;立即停止進食和飲水,避免進一步推動異物進入胃部;不要試圖用吞咽食物或喝醋等方法將異物推下去,這可能會導致異物進一步嵌頓或損傷食管。
2.緊急就醫:如果懷疑吞下了異物,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向醫生詳細描述異物的種類、大小、吞咽時間以及癥狀;完善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或CT掃描)
3.治療方法:大多數異物可以通過胃鏡取出,醫生會在胃鏡引導下,使用特殊的工具將異物取出;如果異物較大、尖銳或嵌頓較深,可能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取出;如果異物較小且無明顯癥狀,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促進異物排出。
上消化道異物如何預防?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要細嚼慢咽,避免說話或大笑,減少誤吞風險。
2.注意假牙安全:牙齒松動或損壞的假牙應及時修復,以免進食時脫落。
3.高風險人群:對于有精神問題的成人或癡呆的老年人,需特別注意防止誤吞。
4.兒童安全教育:教育兒童不要將紐扣、硬幣、電池等小物件放入口中玩耍。
上消化道異物是老年人常見的急癥之一,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因此,老年人在進食時要特別小心,細嚼慢咽,避免分心。如果誤吞異物,不要驚慌,立即就醫,避免自行處理。希望這些小知識能夠幫助老年朋友們更好地預防和處理上消化道異物,保護自身健康。
作者:
秦一鳴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鏡中心 主管護師
郭新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興院區內鏡診療中心 主管護師
賀琰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鏡中心 主管護師
出品:科普中國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