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性的健康挑戰,影響著約10%的世界人口。其中,糖尿病是導致CKD的主要原因之一,約30%-50%的CKD患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伴有肥胖,腎臟病進展的風險更高。因此,早期發現和干預高危人群對于延緩CKD的進展至關重要。近年來,**踝臂指數(Ankle-Brachial Index, ABI)**作為一種無創的血管健康評估指標,逐漸被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發癥篩查。本文將解讀一項最新研究,探討ABI與T2DM患者CKD進展之間的關系。
踝臂指數是什么?
踝臂指數(ABI)是通過比較踝部和上臂的收縮壓來評估外周血管健康的一個指標。具體計算方法是:用踝部的較高收縮壓除以上臂的平均收縮壓。ABI的正常范圍通常為1.00-1.40。低于1.00的ABI可能提示外周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而高于1.40的ABI可能與血管鈣化有關,常見于糖尿病和CKD患者。
研究背景
盡管ABI已被廣泛用于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其與糖尿病患者腎臟病進展的關系尚不清楚。此前的研究多為橫斷面研究,缺乏對ABI隨時間變化的長期觀察。針對此問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成果最近發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雜志。研究結果表明,在T2DM且伴有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中,較低和較高的平均ABI(即使在臨床正常值范圍內),以及較低和較高的ABI年變化率,均顯著增加發生CKD的風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和秦獻輝教授為該文的通訊作者。
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研究共納入3,631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均為T2DM患者,基線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 m2,身體質量指數(BMI) ≥25kg/m2。研究的主要暴露變量為平均ABI和ABI的年變化率,通過4年內的年度ABI測量值計算得出。研究的主要結局為CKD進展,定義為發生eGFR<60 mL/min/1.73 m2且較基線下降≥30%,或進展至終末期腎病(需要維持性透析)。
研究結果
在中位隨訪10.1年后,共有1,051名參與者出現CKD進展。研究發現,平均ABI與CKD進展之間存在反J形關系,即較低(<1.17)和較高(≥1.17)的平均ABI均與CKD進展風險增加相關(圖1)。具體而言,當ABI<1.17時,ABI每降低1個標準差(SD),CKD進展的風險增加23%(HR=1.23,95% CI: 1.06-1.42);當ABI≥1.17時,ABI每增加1個SD,CKD進展的風險增加10%(HR=1.10,95% CI: 1.00-1.22)。
圖1:平均ABI與CKD進展風險的關系
此外,ABI的年變化率也與CKD進展存在反J形關系。當ABI的年變化率低于-0.007時,ABI的年下降每增加1個SD,CKD進展的風險增加37%(HR=1.37,95% CI: 1.12-1.66);當ABI的年變化率≥-0.007時,ABI的年增加每增加1個SD,CKD進展的風險增加13%(HR=1.13,95% CI: 1.03-1.24)。
圖2:ABI年變化率與CKD進展風險的關系
研究意義
本研究揭示了ABI及其變化率與T2DM患者CKD進展之間的復雜關系。即使在臨床上認為“正常”的ABI范圍內,較低或較高的ABI值仍與CKD進展風險增加相關。此外,ABI的動態變化(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也與CKD進展風險增加有關。這提示我們,ABI不僅是一個靜態的血管健康指標,其隨時間的變化也能反映潛在的腎臟病風險。
對于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肥胖或CKD風險的患者,定期監測ABI及其變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識別腎臟病進展的風險。醫生可以根據ABI的變化趨勢,結合其他臨床指標(如血糖、血壓、腎功能等),制定更為精準的治療策略,延緩CKD的進展。
結論
本研究通過長期隨訪的數據分析,證實了ABI及其變化率與T2DM患者CKD進展之間的顯著關聯。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ABI監測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如何通過干預ABI相關的血管健康問題來改善T2DM患者的腎臟病預后。
參考文獻
Liu M, Zhang Y, Zhang Y, et al.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Ankle-Brachial Index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gression of CK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Elevated Body Mass Index. Am J Kidney Dis. 2025;85(1):36-44.
編輯| 伍逸婷 陳丹
審核| 秦獻輝 張園園
來源: 腎臟健康促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