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何為獸藥殘留

獸藥殘留是指動物在生病治療或預防疾病時使用的藥物(如抗生素、激素等)或其代謝產物、雜質等殘留在動物體內或可食用的產品(如肉、蛋、奶)中的現象。簡單來說,就像人吃藥后需要時間代謝一樣,動物用藥后如果沒等藥物完全排出體外就被屠宰或產蛋產奶,殘留的藥物就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02.****獸藥殘留的風險:**不只是“吃進藥”這么簡單

**1.**健康危害

抗生素耐藥性:長期攝入低劑量抗生素殘留,可能導致人體內細菌產生耐藥,使普通感染更難治療。

激素干擾:如促生長的激素類藥物可能擾亂人體內分泌系統,影響兒童發育或生殖健康。

慢性毒性:某些抗寄生蟲藥可能損傷肝臟或神經系統。

**2.**環境污染:殘留藥物通過動物糞便進入土壤和水體,破壞生態平衡,甚至污染飲用水源。

**3.**動物健康:過量用藥可能降低動物免疫力,引發疾病惡性循環。

**03.**獸藥殘留的標準:安全線在哪?

我國對獸藥殘留的管控非常嚴格,主要通過以下標準保障食品安全:

1.****最大殘留限量(MRL):例如,阿莫西林在雞肉中的殘留不得超過50微克/千克,雞蛋中則不能超過4微克/千克。

**2.**禁用藥物清單:如“瘦肉精”(β-興奮劑類)等21種藥物被明確禁止使用,相關產品中不得檢出。

**3.**休藥期規定:動物用藥后必須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屠宰或產奶產蛋,確保藥物代謝完畢。比如某些抗生素需停藥7天以上。 這些標準會根據國際最新研究動態調整,例如2022年新增了41種獸藥的限量要求。

**04.**如何防控獸藥殘留?

**1.**科學用藥

養殖戶需按獸醫指導選擇藥物,控制劑量和療程,嚴格遵守休藥期。

避免濫用“促生長”藥物,優先使用非抗生素類替代品(如益生菌)。

**2.**政府監管

農業農村部定期更新獸藥殘留標準,并通過抽檢嚴控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全國多地開展培訓,提升從業者規范用藥意識。

**3.**消費者選擇

購買肉蛋奶時選擇正規渠道,注意產品是否有檢疫合格標志。

多樣化飲食,分散風險。

**05.**溫馨提示

獸藥殘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關卡,但通過科學用藥、嚴格監管和消費者自我保護,完全可以將其風險降到最低。

記住:“正規渠道購買+均衡飲食”是避免殘留危害的黃金法則!

來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