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的肛腸門診,經常能見到這般場景:35歲的白領王女士,頭微微低垂,雙手不自在地搓著衣角,輕聲說道:“醫生,我肛門出血兩周了……可一直不好意思來看,你們這兒有女醫生嗎?”
事實上,臨床數據顯示,女性痔瘡患病率高達62%,其中辦公室女性、孕產婦更是高危人群。由于發病部位特殊,超過70%的女性患者在就診時都存在猶豫心理。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科學認識這個女性們的“難言之隱”。
一、為何女性更易遭受痔瘡困擾
1、妊娠壓力
孕期,增大的子宮會壓迫盆腔血管,致使肛周靜脈回流嚴重受阻。據統計,約85%的孕婦在孕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痔瘡癥狀。
2、生理周期影響
女性生理期時,體內黃體酮水平升高,這會減緩腸道蠕動速度,使得經期便秘發生率增加40%,長期便秘無疑會加重痔瘡問題。
3、職場工作特點
現代職場中,許多女性長期久坐辦公。持續久坐會使肛墊逐漸下移,研究表明,每天靜坐超過6小時的人群,患痔瘡的風險比常人提升3倍。
4、不良如廁習慣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少人在如廁時沉迷其中,導致如廁時間大幅延長。過長時間的蹲坐,會讓直腸靜脈壓力增加50%,從而引發痔瘡。
二、精準識別痔瘡的四個發展階段
一期
此階段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便后滴血,痔核通常可自行回納。這是干預痔瘡的最佳時機,若能及時采取措施,可有效阻止病情發展。
二期
病情進一步發展,痔核開始脫出體外,且無法自行回納,需手動推回,同時肛門部位會出現瘙癢不適的感覺。
三期
此時,痔核脫出更為頻繁,即便是日常咳嗽,也可能導致痔核脫出,而且還會出現黏液滲出,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
四期
最為嚴重的階段,痔核形成嵌頓痔,不僅難以回納,還可能引發劇烈疼痛,甚至會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等嚴重后果。
**特別提醒:**若出現暗紅色血便、肛門部位持續疼痛,或短時間內體重驟減等癥狀,需立即完善腸鏡檢查,以排除直腸癌的可能,切不可掉以輕心。
三、多樣化的治療方案
1、溫水坐浴療法
準備40℃左右的溫水,在其中加入50g高錳酸鉀,配制成1:5000的溶液。每日進行2次坐浴,每次保持15分鐘,可有效緩解局部不適,促進血液循環。
2、合理用藥
外用藥:像馬應龍痔瘡膏、肛泰栓等,直接作用于患處,能快速緩解疼痛、減輕炎癥。
口服藥:地奧司明片可有效改善靜脈回流,減輕痔核腫脹。
3、應急處理措施
當痔瘡突發出血時,可將冷藏后的痔瘡膏紗布輕輕壓迫在出血部位,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
4、手術治療
若癥狀反復出現,且經過長時間用藥治療仍無明顯效果,或者已形成血栓性外痔、痔核嵌頓等嚴重情況,通常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以徹底解決問題。
四、全方位預防痔瘡的發生
1、科學飲食管理
保證每日攝入25g膳食纖維,這大約相當于300g西蘭花加上2個蘋果的膳食纖維含量,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每天晨起空腹飲用300ml溫水,以此刺激腸道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2、定制運動處方
凱格爾運動:每天進行3組,每組收縮15次,可有效鍛煉盆底肌肉,增強肛周血液循環。
提肛運動:對于職場女性,可利用辦公間隙,每小時進行5次提肛運動,有助于預防痔瘡。
3、糾正不良習慣
嚴格控制如廁時間,盡量在5分鐘內解決,避免長時間蹲坐。
杜絕如廁時刷手機的不良習慣,減少因分心導致的如廁時間延長。
條件允許的話,可使用智能馬桶蓋替代衛生紙擦拭,保持肛門部位清潔。
小貼士!
女性在經期可提前使用乳果糖預防便秘;職場女性不妨準備一個符合人體工學的中空坐墊,減輕久坐時對肛門部位的壓力。
痔瘡其實就像感冒一樣常見,只要及時干預,90%的患者可通過保守治療痊愈。所以,女性朋友們要勇敢地放下不必要的羞恥感,正視自己的健康問題,這才是對自身健康最大的負責。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 普通外科 張豆豆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 普通外科 張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