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帕金森患者裝了腦起搏器,卻發現癥狀改善不給力,這是咋回事?別慌,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就跟您嘮嘮“神秘救星”——程控。
腦起搏器堪稱“大腦小衛士”,可有時它也會“小迷糊”,沒把勁兒使對地方。就像空調設定了26℃,屋里卻還是不涼快,這時就需要“調一調”。程控,就是那個幫腦起搏器精準發力的“空調遙控器” 。
有的帕友術后還是抖個不停,或者走路依舊拖拖沓沓,別愁!趕緊找醫生安排程控。這可不是簡單操作,醫生會像“電路維修大師”一樣,精細調試電壓、頻率、脈寬這些參數。說不定調完,立馬就能感覺身體里那臺“生銹老機器”又順暢運轉起來。
別讓帕金森的癥狀繼續“撒野”,程控能讓腦起搏器火力全開。要是你或者身邊的帕友也有類似困擾,別猶豫,和醫生聊聊程控,下一個輕松生活的就是你!
一、定義
腦起搏器術后程控是指在腦起搏器植入手術后,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病情變化以及個體差異,通過體外程控儀對腦起搏器的各項參數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過程。
二、程控的參數
- 電壓:影響刺激的強度,電壓越高,刺激作用越強。
- 頻率:決定電刺激脈沖發放的快慢,不同頻率對癥狀控制效果有差異。
- 脈寬:即單個電刺激脈沖的持續時間,也會影響刺激效果。
三、程控的時間和頻率
- 一般首次程控在術后1 - 4周左右,待患者傷口愈合、身體狀況穩定后進行。
- 初期可能需要頻繁調整,如每隔1 - 2周一次,之后隨著病情穩定,可逐漸延長程控間隔時間,數月甚至半年一次。
四、程控的目的
- 改善癥狀:如對帕金森病患者,有效控制震顫、僵硬、運動遲緩等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減少副作用:避免因參數設置不當引起的頭暈、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不良反應。
五、程控的過程
醫生先詳細詢問患者自上次程控以來的癥狀變化、日常活動情況等,然后進行神經系統體格檢查,評估患者的運動功能、肢體協調性等。
接著,醫生使用體外程控儀與體內的腦起搏器進行無線通訊,讀取當前的參數設置,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參數進行調整。調整后,再次觀察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及有無不良反應,必要時進一步微調參數。
六、患者的配合
患者在程控過程中要如實向醫生反饋自己的癥狀變化、服藥情況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以便醫生準確判斷病情,做出合理的參數調整。
腦起搏器術后程控是一個長期、個體化的過程,需要醫生、患者及家屬共同配合,以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 周彬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