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
本周迎來第31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
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
“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
旨在通過普及癌癥防治科學知識,
倡導群眾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癌癥風險因素;
鼓勵高風險人群主動參加癌癥篩查,
促進早診早治;
指導癌癥患者及時接受規范化診療,
并定期復查。
通過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生活。
我國每天超過一萬人罹患癌癥,每8秒有1人被確診為癌癥,中國人一生患癌的風險高達25%。很多惡性腫瘤早期沒有任何癥狀,直到發展到正常組織受壓迫、身體功能出現問題才會表現出癥狀,這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顯示: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的癌癥早期發現可以治愈,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環境,按時體檢、早期干預,可以預防45%的癌癥,有效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
癌癥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宣傳折頁
防治腫瘤,守護健康
癌癥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公敵,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由中國抗癌協會于1995年倡導發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科學的方法為健康助力!
關鍵數字先知道:
約有40%的癌癥可預防;
1/3早發現可治愈;
90%的癌癥早期不疼不癢!
病因與現狀
目前認為癌癥發生是由多種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疾病史)和內源性促癌因素(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營養因素、心理與社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為482.47萬,肺癌、肝癌、胃癌發病率居前三(詳見圖1),男性世標發病率高于女性(209.61/10萬vs197.03/10萬,詳見圖2)
圖1:中國全癌種發病人數(萬人)
圖2:中國男女性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率及順位
這些信號要留意:
?持續2周的咳嗽/聲音嘶啞
??消化不良,長期乏力
??體重莫名下降達10%
??傷口、潰瘍長期不愈合
??無痛腫塊/淋巴結腫大
??大便突然變細、帶血
5個防癌小錦囊:
人類征服癌癥最好的途徑是預防和早期發現,應了解其危險因素、早期表現,早發現早治療,同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遇癌不恐慌、科學防癌、遠離癌癥!
體檢報告中
乳腺結節、肺結節
和甲狀腺結節最為常見
結節是腫瘤嗎?
是否一定會發展成癌癥?
往下看,聽專家聊一聊↓
肺結節跟肺癌有關系嗎?
專家:無需過度恐慌
國家癌癥中心發表的
最新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顯示
肺癌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
支修益介紹
在首次做胸部CT檢查發現的肺結節中
有95%以上都是良性的、陳舊的
可能跟您已經和平共存了
三年、五年或十年
只是第一次做CT剛剛被發現而已
可以說并非小結節就是肺癌
不要過度恐慌
雖然肺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但由于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很難發現因此高危人群還是要重視早期篩查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戳視頻,聽專家解答↓
首先是年齡,大多數國家都是年齡定在50歲以上;
二是如果每天吸煙超過1包以上,連續吸煙超過20年以上,這樣的煙民,也可以定義為肺癌的高危人群;
三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四是既往有肺部疾病的人群;
最后一點,就是有長時間工作生活在肺癌高發地區的人群。
乳腺結節會發展成乳腺癌嗎?
數據顯示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
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每年新發病例約為42萬例
很多女性都會查出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一定會發展成乳腺癌嗎?
乳腺結節包括乳腺癌
也包括乳腺的增生結節、
乳腺囊腫以及乳腺纖維瘤等良性腫瘤
絕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
尤其是長期存在合并疼痛
又無明顯增大的結節
一般良性乳腺結節不需特殊處理
定期復查即可
如果檢查提示乳腺結節
有惡性風險
則需要盡快處理
專家表示
篩查規范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1~2年進行篩查
一般來說,對年輕、未婚的女性以超聲篩查為主
而對年齡大的女性是X線篩查為主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么辦?如何區分是良性還是惡性?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為我國發病率第七位的常見癌種
其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
與女性垂體功能紊亂等有關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么辦?
如何區分是良性還是惡性?戳視頻,聽專家解答↓
目前,甲狀腺彩超是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檢查方法
通過影像分級可進行良惡性判斷
并進一步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來源: 嵊州市婦幼保健院、科普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