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RI檢查?MRI就是傳說中的核磁共振。一聽說帶核,大家談核色變,就像看到了日本福島的核廢水一般:有輻射!其實,它與核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關系。作為史上最冤的它,既沒有輻射,也不利用核能。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MRI它利用的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氫質子也就是水來進行成像。MRI的成像原理就像我們把一瓶礦泉水用力搖晃,之后觀察水旋轉,水共振的情況,利用特殊的設備采集信號,再通過計算機處理得到圖像信息。

它的優勢很多,顱腦、脊髓、骨與關節軟骨、滑膜、韌帶等部位的病變首選MRI檢查。

神經系統病變、心血管系統及胸部病變、腹部器官、盆腔臟器,直腸、前列腺和膀胱的腫物等、全身軟組織病變,無論來源于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變性病變等,MRI檢查皆可做出較為準確的定位、定性的診斷。

人體內組織含水量達百分之七十,故而,它對人體的軟組織顯示效果較CT更清楚。除了肺部掃描(這是CT的王牌),其它只要你能想到的部位,基本上都是可以做的。但是,MRI就可以因此百無禁忌嗎?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哪些人群不適合做MRI檢查?

在遇到下列這些情況時,比如裝有心臟起搏器(MRI不兼容)、除顫器、胰島素泵、人工耳蝸、動脈瘤夾、神經刺激器、眼球內有金屬異物、妊娠三個月內的孕婦,這類患者是核磁檢查的絕對禁忌癥,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還有一些,體內植入鋼板、鋼釘、心臟支架、人工瓣膜的,高熱達38.5℃及以上的患者,這些需要經過??漆t生的謹慎評估后才可以選擇檢查的。嚴重外傷、幽閉恐懼癥、需要搶救及不能配合檢查的患者應慎重掃描。

MRI檢查前的護理:

1.患者需認真核對有無MRI檢查禁忌癥逐項填寫MRI檢查前確認表,以排除絕對禁忌癥和便于醫護人員快速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確保患者能夠順利安全的完成MRI檢查。

2.輪椅推床嚴禁進入機房,不能行走或臥床的患者需提前更換專用無磁床轉運患者至機房。

3、患者進入機房前需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如:去除所有金屬物品、首飾、磁卡、電子產品、助聽器、假牙等,穿棉質寬松衣服,避免因化纖、含磁、塑料裝飾的衣服影像圖像質量。

4、胸、腹部、腎臟、腎上腺等檢查需進行呼吸訓練。

5、特殊部位,如:腹部檢查需禁食6小時以上;有節育環的女性做盆腔檢查時,需要確認節育環的材質,金屬含量少的節育環對圖像質量影響很小,可以不取環,盆腔、泌尿系檢查需留少量小便,便于圖像的顯影。

6、新生兒、不能配合的嬰幼兒需在兒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鎮靜劑,待熟睡后才可做MRI檢查。MRI沒有輻射危害,剛出生的小寶寶可以安心地做MRI檢查。

7、護士向患者講解MRI檢查知識,減輕患者恐懼心理,讓其放松心情接受檢查。對小孩、高齡老人、焦慮、有輕度幽閉恐懼癥的患者可以讓家屬陪同進入機房檢查,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檢查時護士通過喊話系統鼓勵患者,讓患者克服心理障礙,使檢查能順利完成。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MRI檢查后的護理:

防跌倒、防家屬擅自進入機房,因MRI的強磁場環境始終存在,即使是在MRI檢查結束后強磁場任然存在,故禁止一切金屬物品、電子產品等入內。患者下床時應聽從醫務人員安排,禁止擅自上下檢查床,年老體弱患者醫護人員和家屬攙扶其上下床,輪椅推床嚴禁進入機房,不能行走的患者需更換專用無磁床轉運患者至機房外的病床上。

防滲血:MRI增強的患者,檢查結束至觀察區觀察30分鐘,沒有心慌、胸悶、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過敏癥狀可拔除留置針,持續有效按壓穿刺點10分鐘以上。

3、防不良反應:檢查后24小時內多飲水,每小時不少于100ml,可有效減少對比劑不良反應的發生。4、防丟失:檢查后請帶好隨身物品,慎防丟失。

希望大家對核磁共振檢查能有基本認識,下次再做核磁共振檢查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本文為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夏夢蝶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城院區(肥東縣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
審核:王敏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城院區 放射醫學副主任醫師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