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世界存在**“萬人迷”**

那一定是黃金

古往今來

人類對黃金這種金屬癡迷不已

古埃及人認為,黃金是可觸摸的太陽

古羅馬人認為,黃金是黎明女神

中國更是有“真金不怕火煉”

“固若金湯”這樣的話

作為全球的通用貨幣

黃金的價格關系著很多方面

黃金儲備在各國財政儲備中

占有重要地位

近日

黃金價格暴漲暴跌變幻莫測

引起許多投資人士和愛金人士熱議

那么,黃金是怎么形成的?

它是如何成為貨幣的?

為什么人類獨愛黃金呢?

01黃金其實是外星產(chǎn)物地球的黃金****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千百年來,無數(shù)人研究這個問題。古人甚至以為黃金就是匯聚陽光的石頭,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古人狂熱地迷戀這種金屬。

然而真相是,地球本身不能制造黃金,所有的黃金都來自天上(宇宙)。

黃金來自于地球形成和演化過程中的地質(zhì)作用。最初的黃金來自于宇宙中的恒星核融合,在太古代,很多隕石帶有金屬元素(包括金),它們在撞擊地球的過程中熔化。由于密度大,金便往地心沉。后來火山噴發(fā)頻繁,又將大量的金元素從地核中沿著裂隙帶到地幔和地殼中,后來經(jīng)過海洋沉積和區(qū)域變質(zhì)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礦源。

02黃金為什么能成為主要儲備資產(chǎn)稀缺性黃金在地殼中的含量極低,開采成本高,無法人為大量制造(不像紙幣可以無限印刷)。化學穩(wěn)定性黃金幾乎不氧化、不腐蝕("真金不怕火煉"),可保存數(shù)千年不變質(zhì)。對比鐵會生銹、銀會變黑,黃金的耐久性使其適合長期儲存價值。

可分性與標準化黃金可熔鑄成不同規(guī)格(如金條、金幣),且純度易檢測(通過密度、硬度等)。古代中國"金元寶"、羅馬"蘇勒德斯金幣"都證明了黃金作為標準貨幣的便利性。

全球共識價值從古埃及法老到現(xiàn)代央行,5000年來許多人類文明都認可黃金的價值。
避險屬性在戰(zhàn)爭、經(jīng)濟危機時(如2008金融危機),黃金價格往往逆勢上漲。

03****人類為什么對黃金情有獨鐘地球上的稀有金屬還是比較多的,比如鉬、鋰、鎢等等都是稀有金屬元素,它們不僅在地殼當中的含量非常稀少,還難以被提取。為什么只有黃金成為“萬人迷”呢?
自然界中,金以單質(zhì)的形式出現(xiàn)在巖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金的單質(zhì)在室溫下為固體,其密度高、柔軟、光亮、抗腐蝕,延展性僅次于鉑。1克金可以被打成1平方米的薄片,甚至可以被打薄至半透明,因為金反射黃色光和紅色光的能力很強,透過金的光會顯出綠藍色。在史前時期,**黃金已經(jīng)被認知及高度重視,**它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起初被用于裝飾及儀式。

在工業(yè)上,黃金也有很多用途,主要應用于電子產(chǎn)品。精密的電子元件和集成電路**要求具有很高的穩(wěn)定性、導電性、耐熱性和抗氧化性,而黃金及其合金恰恰可以滿足這些要求,**在手機、計算機、電視機等諸多電子電器中都有少量的黃金。

由于獨特的價值和穩(wěn)定性,黃金被廣泛接受為一種全球通用的貨幣形式(說人話就是:相對保值)。在古代,各國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就經(jīng)常使用黃金作為支付手段。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雖然紙幣已經(jīng)成為了主要的流通貨幣,但黃金仍然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儲備資產(chǎn)和國際支付手段。

近年來,黃金愈發(fā)成為年輕人的“香餑餑”,除了裝飾需求,投資黃金也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理財手段。**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擦亮雙眼,不要輕信“投資黃金利潤翻倍”等傳言。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