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慢病早期識別靶器官損害及并發癥及管理
周義
一、為什么高血壓慢病識別中要重視靶器官損害及并發癥的識別?
理由如下:
(1)與高血壓慢病管理宗旨提高高血壓病友生活質量,阻滯或者延緩并發癥,從而高血壓病友健康長壽;
(2)高血壓病友安全,即患者安全;
(3)高血壓病友的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
(4)高血壓病因的兩病或者慢特病辦理。
二、如何識別高血壓病友靶器官損害或并發癥?
(1)詢問血壓測量史。如:學生體檢、就業體檢、參軍體檢(或者獻血體檢、五月血壓測量)等不同時間血壓測量。讓血壓被測量者知曉血壓值。而不是血壓正常與否。
(2)高血壓常見靶器官損害有哪些?
動脈粥樣硬化,頸部,下肢、腎血管。腦卒中與冠心病等;
高血壓心臟病;
心率失常(常見:房顫)
慢性心力衰竭;
高血壓合并早期腎功能衰竭或者終末期腎病;
主動脈夾層;
眼底病變。詳見高血壓危害(科普)
(3)常見輔助檢查
尿常規,了解尿中有無白細胞及蛋白情況。老年人體檢。
腎功能同時計算腎小球有效濾過率.
血尿酸:腎臟與關節損害危險因素。
腎臟B超:了解腎臟形態。
心電圖:了解心率失常、評估心率快慢,識別冠心病或者急性冠脈綜合癥。必要時24小時動態心電圖圖。
心臟彩超:了解心臟結構與瓣膜。
必要時做冠脈CT、頭顱CT及主動脈高分辨CT平掃 增強;
眼底照相等。
(4)高血壓并發癥常見癥狀
頭昏、頭痛
高血壓早期可能沒有癥狀,如果用藥后,需要警惕降壓藥物不良反應;或者后期出現需要警惕高血壓導致腦血管損害;
心悸、胸痛或者其他部位不適
早期一般沒有癥狀,如果有或者陣發性需要警惕嗜鉻細胞瘤,后期出現需要警惕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癥。同時需要與主動脈夾層進行鑒別
夜尿增多 白天尿次數與夜尿尿次數進行比較,如果次數比值大于50%,同時夜尿量大于500-700 ml.
高血壓早期需要警惕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高血壓后期則需要與高血壓早期腎功能衰竭。結合腎小球有效濾過率及腎臟超聲進行綜合評估與隨訪。
三、如何進行管理?
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戒煙戒(限)酒
適量運動
心態平和
控制體重
血壓長期達標、綜合管理
診斷不同并發癥管理(另述)
定期測量血壓(家庭血壓或24小時動態血壓)。
四、辦理兩病或者慢特病
農村醫保 單純高血壓辦理兩病(包括診斷糖尿病患者) 伴靶器官損害或并發癥(高血壓慢特病)具體情況根據當地的醫保政策。
居民醫保及職工醫保(根據當地醫保政策)。
減少高血壓病友經濟負擔;
提高高血壓慢病管理依從性。
來源: 務川自治縣縣域常見慢性病診療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