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支原體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發,網絡上各種“偏方”“妙招”層出不窮,但其中不少不僅無效,還可能危害健康。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關于呼吸道感染的7大常見謠言,幫助大家科學應對疾病,避免踩坑!
謠言1:熏醋可以消毒空氣,預防感染?
? 誤區:很多人認為醋的酸性可以殺滅病毒,于是在家煮醋熏蒸。
? 真相:
- 醋酸濃度低,根本達不到消毒效果。
- 熏醋反而會刺激呼吸道,尤其是哮喘、慢阻肺患者,可能加重咳嗽、胸悶。
?? 正確做法:開窗通風,必要時使用空氣凈化器。
謠言2:大量吃維生素C能預防感冒?
? 誤區:不少人囤積維C泡騰片,認為“多吃能增強免疫力,不生病”。
? 真相:
- 目前沒有高質量證據表明補充維C能預防普通感冒或流感。
- 過量服用(>2000mg/天)可能引發腹瀉、腎結石。
?? 正確做法: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即可,無需大量服用。
謠言3:抗生素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 誤區:一有感冒癥狀就吃阿莫西林、頭孢“壓一壓”。
? 真相:
- 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如流感、普通感冒)無效。
- 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真正需要時可能無藥可用。
?? 正確做法:確診細菌感染(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才需使用抗生素,且必須遵醫囑。
謠言4:發燒必須馬上輸液,好得快?
? 誤區:很多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要求輸液,認為“打針比吃藥管用”。
? 真相:
- 大多數輕癥感染只需口服退燒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 多休息。
- 不必要的輸液可能增加過敏、靜脈炎等風險。
?? 正確做法:體溫>38.5℃且不適時可服退燒藥,若持續高熱或精神差再就醫。
謠言5:感冒了不能開空調,否則病情加重?
? 誤區:有人認為“著涼”是感冒的主因,寧可悶著也不開空調。
? 真相:
-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并非單純“受涼”導致。
- 適當調節室溫(20-24℃)反而有助于舒適休息。
?? 正確做法:避免直吹冷風,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濕度50%-60%)。
謠言6:咳嗽久了會“咳成肺炎”?
? 誤區: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咳嗽不治會發展成肺炎。
? 真相:
- 咳嗽是癥狀,不是病因,肺炎是感染所致,而非咳嗽引發。
- 但長期咳嗽(>2周)需排查哮喘、過敏等潛在問題。
?? 正確做法:對癥止咳(如蜂蜜緩解夜間咳嗽),病因不明時盡早就醫。
謠言7:得過流感/支原體就不會再感染?
? 誤區:認為“感染一次就能免疫”。
? 真相:
- 流感病毒每年變異,支原體也可能重復感染。
- 康復后仍要做好防護,尤其是免疫力較低人群。
?? 正確做法:痊愈后1-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注意營養和休息。
科學防護記住這4點
1. 打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顯著降低重癥風險。
2.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場所(如學校、醫院)佩戴醫用口罩。
3. 勤洗手:用肥皂 流動水洗手,尤其接觸公共物品后。
4. 早就醫:持續高熱、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需及時就診。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 重癥醫學科 侯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