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韭菜,大概是除了薺菜之外,受眾最廣泛的一種“春菜”了。它雖然不像薺菜、馬蘭頭一樣,只有春天才能吃到,但毋庸置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韭菜最為鮮美的時候,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說法。

春韭,為啥一年中最為鮮美?韭菜有哪些營養價值?有哪些值得推薦推薦的吃法?

01 春韭,為啥一年中最鮮美?

實踐表明,雖然夏天的韭菜不至于“臭”,但的確不如春韭菜鮮甜,這可能主要是與春韭的萌生時間和生長速度有關。

春日來臨,氣溫回升,雨水潤澤大地,韭菜生長得恰到好處。它不像夏天瘋長變寬,也不像冬天細瘦干癟。此時的韭菜葉片細、肉質厚,鮮嫩多汁,一年里就屬這時口感最為鮮美。

春韭自帶“鮮味”,是因為它富含呈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只需加入少許食鹽,和這兩種氨基酸結合就能生成谷氨酸鈉、天冬氨酸鈉,前者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后者有很強的增味提鮮作用。

日常做菜,大家常用香蔥、香菜提鮮,在我國部分地區,生韭菜碎也是常見的提鮮法寶。比如陜西岐山臊子面,要做得地道,除了臊子用料講究,最后撒上的生韭菜碎必不可少。

02 別嫌韭菜有股味兒 營養價值正在于此

■含硫化合物

有些人吃不慣韭菜,覺得韭菜有股“沖味兒”,和蔥、蒜有些類似,又怕吃了口腔氣味不好,其實,韭菜這股特殊的味道,正是它有益健康的關鍵

韭菜、蔥蒜氣味相似,源于都富含含硫化合物與揮發性精油。這些含硫化合物,既能幫它們抗菌抑菌,又有強抗氧化作用

■ 黃酮類化合物

除了富含硫化合物,韭菜還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等,它們在人體內均可起到抗氧化的效果。實驗發現,相較其他蔬菜,韭菜的黃酮類化合物總含量可算得上是蔬菜中名列前茅的。這對現代人來說,是相當有益的功效。

現代人飲食精細、重口味,還面臨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蔬菜攝入也不達標,這些都危害健康。多吃些能抗氧化的天然食物,對身體大有益處。

■ β-胡蘿卜素

此外,韭菜的另一個營養優勢在于其β-胡蘿卜素的含量相對較高。盡管比不上菠菜(2920ug/100g)這樣的胡蘿卜素榜首蔬菜,但1596ug/100g的含量,也比油菜(1083ug/100g)、西蘭花(151ug/100g)、大白菜(80ug/100g)、菜花(11ug/100g)等常見蔬菜要高。

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 ,這對改善因用眼過度、攝入維生素A不足引起的干眼癥、夜盲癥以及皮膚和黏膜的干燥粗糙,都有所幫助

■ 膳食纖維

韭菜還有一定的通便作用。韭菜的膳食纖維含量為2.4g/100g ,在蔬菜中是相對較高的。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能幫助通便,還能降低腸道中脂肪和糖分的吸收效率,間接對血脂和血糖的控制提供了助力。

如果只是介意韭菜的氣味,可以吃完后刷刷牙、喝點茶水或者牛奶,都能幫助去掉含硫化合物帶來的味道。

03 一****個十分推薦的韭菜吃法

市面上韭菜分寬葉、窄葉兩種。寬葉韭菜葉片柔嫩,但辛香、辣味淡;窄葉韭菜口感有韌性,辛辣味更 “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選擇。

日常飲食中,韭菜炒雞蛋應該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但炒雞蛋時往往用油較多。推薦一個少油鹽,且能最大程度保留韭菜鮮甜汁水的做法:韭菜豆腐包

用料:

春韭菜、南豆腐、粉條、雞蛋;

做法:

  • 按正常程序和面,注意面應該稍軟;
  • 粉條提前溫水泡上,泡好后切成2~3厘米小段;
  • 韭菜洗凈切成1厘米左右短段,加少許香油拌勻,防止放置期間出汁兒;
  • 豆腐切小丁,焯水兩分鐘去掉豆腥味;
  • 雞蛋打散,不粘鍋噴很少的油,將雞蛋炒散搗碎;
  • 將韭菜、豆腐、雞蛋碎混合,依據個人口味加入調料,拌勻;
  • 按正常程序包包子,上鍋蒸熟即可。

這種做法,韭菜全程不經過高溫(蒸包子溫度不超過100度),營養損失小、汁水流失少,能充分保留鮮甜口感。

再搭配上富含植物蛋白的豆腐和提供動物蛋白的雞蛋,用粉條增添Q彈的口感,一口下去,簡直鮮掉眉毛。

來源: 文字圖片來源參考: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