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和平衡障礙。

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腦中的多巴胺生成神經元的退行,導致神經傳導功能異常,進而引發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狀通常在疾病早期較為輕微,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關鍵點:它不是單純的手抖,而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病程會緩慢進展,但積極治療能有效控制癥狀。

二、帕金森病的癥狀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帕金森病就像一位狡猾的“隱形人”,早期癥狀常被誤認為是“年紀大了”的表現。以下信號需警惕:

1、典型運動癥狀

手抖:安靜時手指像“搓藥丸”,緊張時加重,但拿東西時可能消失。

動作慢:系扣子變慢、走路拖步、表情減少(面具臉)。

肌肉僵硬:關節活動時有“齒輪樣”卡頓感,轉身需小步挪動。

姿勢不穩:易跌倒,走路時小步前沖(“慌張步態”)。

2、非運動癥狀

嗅覺減退:難以辨別咖啡、香水等氣味。

睡眠行為障礙:夢中大喊大叫、揮動手臂。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便秘、排尿困難、體位性低血壓。

情緒認知問題:抑郁、焦慮、記憶力下降。

預警信號:如果發現老人寫字越寫越小、走路時手臂不擺動,建議盡早就診!

三、如何診斷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沒有“一錘定音”的檢查,需要醫生結合癥狀及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 癥狀排查:通過典型動作測試(如手指對敲、起立行走)。

? 藥物試驗:服用多巴胺藥物后癥狀明顯改善,是重要線索。

? 影像檢查:通過腦部CT/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腦梗、腫瘤)。

誤區提醒:手抖≠帕金森!甲亢、特發性震顫也可能導致手抖。

四、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藥物治療

? 多巴胺替代療法:直接補充缺失的多巴胺,快速改善運動癥狀,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劑末效應”(藥效縮短)或異動癥(不自主扭動)。

?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模擬多巴胺功能,適合早期患者,可延緩左旋多巴的使用。

? MAO-B抑制劑:保護殘余多巴胺,延長其作用時間。

? COMT抑制劑:與左旋多巴聯用,減少其代謝,增強藥效。

用藥原則小劑量起始,需定期隨訪調整方案!

外科手術治療——DBS手術:重塑患者“動”的自由

? 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是一種通過向大腦特定區域植入電極,利用脈沖發生器產生電刺激,以調節大腦功能的治療方法。DBS手術的主要優勢包括:

1.顯著減輕運動癥狀:研究表明,DBS手術后約60-70%的患者可以體驗到運動癥狀的顯著改善,包括震顫、僵硬和運動遲緩。

2.可調節性與可逆性:DBS手術的刺激強度和頻率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隨時調整,且整個過程是可逆的,若效果不佳可隨時調整方案。

3.雙側手術安全:大量臨床數據證明,雙側DBS手術既安全又有效,為更多患者打開了希望之門。

4.微創性:DBS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

手術關鍵:嚴格評估適應癥,術后仍需配合藥物和康復!

精準守護“動”的希望:DBS適應癥與禁忌癥

? DBS手術的成功不僅依賴于技術的先進性,更需要精準的適應癥篩選和禁忌癥評估。以下是DBS手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了解這一治療手段。

?適應癥:

?藥物治療效果逐漸減弱的患者。

?出現嚴重藥物副作用(如異動癥)的患者。

?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中晚期患者。

?年齡一般不超過75歲,Hoehn-Yahr分級2.5至4級的患者。

?禁忌癥:

?病程3年以下。

?有嚴重的焦慮、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類疾病。

?有嚴重認知障礙,如社交、工作和服藥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有嚴重的軀體疾病等其他并發疾病,影響手術和生存期。

通過科學的評估和精準的篩選,DBS手術能夠為符合條件的患者帶來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希望。

帕金森病的治療已從“單一用藥”邁向“精準管理”時代。通過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及心理科的多學科協作,患者完全可能實現與疾病共存,活出質量。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經歷類似困擾,請務必前往醫院就診,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 周雅麗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 周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