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的信息顯示,2025年我國將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持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舊街區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發展工程。
當前,全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一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老舊街區和廠區建筑面臨著結構老化、功能落后等問題,對其更新改造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議題。近來,一種融合數字科技的“建筑醫院”概念應運而生,為老舊建筑的維護和改造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實時監測,為房屋健康“把脈”
“建筑醫院”,簡單來說就是一家集檢測鑒定、加固設計與加固施工于一體的專業機構,就像能為建筑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的醫院。
以往,判斷房屋是否需要檢測或修繕,往往依賴人工巡檢和經驗判斷,效率低且難以全面覆蓋?,F在,通過在建筑物中部署傳感器,實時采集結構、環境、能耗等數據,并借助物聯網技術上傳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房屋的健康狀況得以實時監測。
在某老舊街區的改造項目中,相關部門給建筑安裝傳感器,就像給房屋配備了“心電圖機”,可以實時監測房屋的沉降、裂縫、傾斜度等指標。一旦數據出現異常,系統就會立即發出預警,通知“建筑醫院”及時進行診斷和處理。這不僅能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還能為后續的修繕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除了傳感器監測,“建筑醫院”還能通過網絡大數據與社會公眾保持密切聯系。居民如果發現房屋出現問題,如墻面裂縫、屋頂漏水等,可以通過建筑健康管理APP或網站上傳照片、視頻和描述,方便“建筑醫院”快速了解情況,制訂解決方案。
元宇宙體驗,提前看到修繕效果
當“建筑醫院”通過大數據收集到各地老舊建筑的綜合數據后,元宇宙技術便派上了用場。利用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虛擬交互等特性,“建筑醫院”可以為住戶帶來建筑修繕后的虛擬體驗。
想象一下,你住在一套老舊房屋里,考慮對房屋進行修繕,但又擔心修繕后的效果不理想?,F在,通過元宇宙平臺,住戶可以提前在虛擬環境中體驗修繕后的房屋。房間布局更加合理,采光通風更好,裝修風格也符合你的喜好。這種直觀的體驗,讓住戶更加清楚地了解修繕后的好處,也更愿意對房屋進行必要的修繕和加固。
不僅如此,這一技術在房地產銷售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購房之前,人們就能在虛擬環境中全方位體驗自己中意的房子,包括且不限于房屋的戶型、周邊環境、配套設施等,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選擇房子,避免了很多后期可能出現的遺憾。
智能決策,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通過歷史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建筑醫院”還能預測建筑物的潛在問題,提前制訂維護計劃,減少突發事故的發生。比如,根據老舊廠區過去幾年的建筑數據和維護記錄,結合當地的氣候、地質等因素,“建筑醫院”就能列出部分廠房在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的結構安全問題,并提前制定加固方案。這不僅保障了廠房的安全使用,還避免了因突發事故造成的停產損失。
此外,“建筑醫院”還能將建筑健康數據與城市規劃部門、研究機構共享,促進城市更新和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部門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合理規劃城市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研究機構則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開展相關研究,推動建筑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數字科技加持下的“建筑醫院”,就像一位貼心的守護者,為我們的房屋健康保駕護航。它不僅提升了建筑維護的效率和質量,還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適。
(作者羅剛系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加固所所長)
來源: 科普時報